
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植物體有支持和保護作用。棉纖維是較純的纖維素;樹幹、草稈等含量亦較高;蔬菜、水果中也都含有纖維素。主要用以制造紙、人造絲等。
纖維素是一種由葡萄糖分子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天然大分子多糖,化學通式為$(C6H{10}O_5)_n。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詳細說明:
一、基本性質
二、自然分布與來源
作為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中含量接近100%,木材中占40-50%,同時存在于蔬菜、水果及藻類中。
三、功能與應用
四、其他特性
纖維素作為可再生資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在環保材料開發中備受關注。其衍生物(如纖維素醚)還廣泛應用于塗料、醫藥等行業。
纖維素(xiān wéi sù)是一個中國漢字,該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纟(sī)和木(mù)。其中,纟是指紡紗的絲線,木則代表纖維素的來源——植物。
纖維素這個詞最早來源于我國古代的“籼米”。古人将籼米曬幹後,會掉落一個細長的纖維,這種纖維就是纖維素的來源。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人們發現纖維素存在于植物細胞壁的纖維中,于是這個詞也就被用來指代植物細胞壁中的物質了。
在繁體字中,纖維素的寫法為「纖維素」。
在古時候,纖維素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漢字中的纖維素寫作「纖維素」或「纖維質」,這與繁體字保持一緻。而在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書中,纖維素以類似于「纟」和「木」的象形符號進行書寫。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木質纖維素是構成植物堅硬細胞壁的重要成分。
2. 纖維素在食物中有助于增加飽腹感。
3. 纖維素的化學結構使其在紡織行業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組詞:纖維、素質、纖維狀、素食主義
近義詞:纖維質、纖維化合物
反義詞:肥胖、高脂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