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搢版的意思、搢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搢版的解釋

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見。 卲博 《聞見後錄》卷十五引 宋 雷簡夫 《上韓忠獻公書》:“重念 簡夫 ,阻遠門藩,職有所守,不獲搢版約袂,疾指快讀 洵 文於幾格間,以豁公之親聽也,但邑邑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搢版"是古代中國禮儀制度中的特定術語,由"搢"和"版"兩個漢字構成。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搢"意為插,《周禮·春官·典瑞》鄭玄注有"搢紳"之說,指将笏闆插于腰帶的行為。"版"在《說文解字》中釋作"判也",原指書寫用的木牍,後特指官員上朝手持的笏闆,即《禮記·玉藻》所載"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的禮儀器具。

二字合稱"搢版",具體指代古代官員參與朝會時的禮儀動作,即将記事用的笏闆插入腰間紳帶的整套儀軌。《新唐書·車服志》記載五品以上官員"搢版于紳"的制度規範,這一動作既體現官員身份标識,又具有記事備忘的實用功能。宋代《事物紀原》将其歸為"朝儀之制",強調其在等級秩序中的象征意義。

該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具實用價值,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古代典章制度考證領域。《中國禮儀大辭典》将其列為"古代官儀"條目,建議理解時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搢版”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

二、引申含義

“搢版”字面指将笏版插于腰間,後引申為朝見君主的禮儀行為。例如宋代雷簡夫在《上韓忠獻公書》中寫道“不獲搢版約袂”,表達因職務無法親自朝見的遺憾(、)。

三、文化背景

  1. 禮儀象征:笏是古代官員身份象征,插笏動作代表準備奏事或參與朝會。
  2. 文獻用例:該詞多見于宋代文獻,如《國語·吳語》提到“挺铍搢铎”,結合動作與禮儀場景(、)。

四、相關詞彙

“搢版”是古代官員參與朝會的标志性動作,後成為朝見禮儀的代稱,反映了傳統官制與禮制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

瓪瓦邊鋪不好不極城邦誠砺陳垣抽買初次猝爾待搭不理颠骨子短長亭短篷獨剏隊伍遁甲方兄風謗佛號個人儲蓄積累養老保險黑心狼家公簡單化肩峰禁防京都鸠僚罽茵積憎涓滌俊拔昆蹏老花眼料敵如神林草陵窘淪替明特鳥喙叛道陪都骈斬品字坑齊赫特曲江宴燃料油如出一轍喪志色笑山膚少人省覺詩工石堪子拭眦調鼎手頭銜退田霧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