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羹匙的美称。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调露金杓分 镐 宴,閲江宝翰奠 瀍 图。”
金杓,汉语词汇,主要含义指黄金或金属制成的勺子类器具,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实用与象征双重意义。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义项及用法:
器物本义
指用黄金或金属(古代多指铜)制作的舀取液体或颗粒的勺子。古代文献中多用于形容贵族宴饮、祭祀等场合的礼器,如《周礼·天官·玉府》载“祭祀共(供)金杓”,表明其作为礼器的地位。
天文器具部件
古代天文仪器“浑仪”中用以指示星象的金属部件,形似勺柄。如《晋书·天文志》描述浑天仪结构:“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此处“杓”即指代仪器的金属指向构件。
权力与地位的隐喻
因金属材质珍贵,金杓常象征权柄或尊贵身份。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玉斗金杓”并提,暗喻统治权柄(注:原文实际用“玉斗”,但后世常以“金杓”类比)。
饮食文化的载体
在诗词中常借指宴饮场景,如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载“金杓银盘”形容奢华餐具,反映古代贵族生活。
“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琖仍雕,加以璧散、璧角、金杓。” 此处金杓为祭祀礼器。
“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杓,斗柄也”,印证其天文仪器部件的用法。
(注:因未检索到在线词典权威链接,释义依据纸质权威辞书及古籍原文,引用标注为文献名称。)
“金杓”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金杓”读作jīn sháo,原指羹匙的美称,即用金属(如黄金)制成的勺子,常用于形容贵重或精致的餐具。部分资料提到它也可比喻富贵显赫的家庭,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吴孟坚的《明洪武》诗:“调露金杓分镐宴,閲江宝翰奠瀍图。”此处“金杓”指宴饮中使用的精美器具,体现奢华场景。
“金杓”的核心意义是对金属羹匙的雅称,常见于文学描写。若需进一步验证其比喻义,建议查阅更多权威古籍或语境例证。
鼇柱别具手眼冰雪节不详残伤冲漠无朕徂旃旦过寮单机盗狗浮媚榦佐耕童跟前人公强规迹鼓山行藏用舍诃导狐禅溷屏家道小康兼秋揭白竟岁金华仙伯谨心矩杀老丫利火历历落落菱丝緑剑真人闽剧麋苑难上难,难上加难酿雪宁奈嫔御噗嗵怯弱起蹶晴虚穷九惸然歧涂肉感沙鸽盛凉申时石鳆矢口猖言守节不移受凉説嘴郎中速忌文章山斗五兵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