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七的意思、過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七的解釋

舊俗人死後每七天舉行一次吊祭儀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斷七。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死每七日則備一祭,謂之過七,至四十九日而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過七”是中國傳統喪葬習俗中的一個儀式,指人去世後,親屬每隔七天舉行一次祭奠活動,通常持續七次(即四十九天)或五次後結束,稱為“斷七”。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根據舊俗,逝者家屬需在親人離世後的每個第七天進行祭拜,這一過程稱為“過七”。儀式一般持續七次(至第四十九天)或五次,最後一次稱為“斷七”。

  2. 流程與時間

    • 從“頭七”開始,每七天一次,依次為“二七”“三七”直至“七七”(共49天)。
    • 部分地區可能簡化至五次祭奠,提前結束儀式。
  3. 曆史記載
    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事部二》中明确提到:“死每七日則備一祭,謂之過七,至四十九日而止。”,說明這一習俗至少可追溯至明代。

  4. 地區差異
    不同地區對“過七”的重視程度和具體流程可能略有差異,例如部分地方會着重操辦“頭七”“五七”和“七七”等特定節點。

如需更詳細的儀式細節或地方習俗差異,可參考古籍文獻或地方志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七的意思

《過七》是一個成語,表示在喪葬期滿之後,親人或朋友再次去探訪喪家,表示關心與慰問。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七》的部首是辵(辶),拼音是guò。它包含3個筆畫。

來源

《過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其中有一句話是:“三日而足,七日而盈,八日而滿,七盈則過七。”意為過了7天才算是完整。

繁體

繁體字為「過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過七」的寫法有時會與現代稍有不同,如使用「過」字的上方為「寸」而不是「辶」。

例句

1. 昨天我去戴家過七,表示對他父親的哀思。

2. 經過過七後,他感受到了親友的支持和慰問。

組詞

過七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各種成語、詞語,如過三家、過五關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弔唁、探喪。

反義詞

反義詞有:不問喪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