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秦 末一老父于 下邳 橋上授予 張良 的《太公兵法》。見《史記·留侯世家》。 明 孫肩 《甲乙雜著·告城堭文》:“望賜迴日之戈,讀進履之書,攻克伏戎,有命承家。”參見“ 進履圯橋 ”。
“進履之書”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指秦末一位老者在下邳橋(今江蘇邳州)授予張良的《太公兵法》,後成為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重要謀略來源。該典故出自《史記·留侯世家》。
故事起源
張良年輕時遇一老者(黃石公)于下邳橋,老者故意将鞋掉落橋下,命張良拾取并為其穿上。張良隱忍照做,老者遂贈予他《太公兵法》,并稱“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後續影響
張良研讀此書後,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助其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此典故也被稱為“圯橋進履”或“黃石公授書”。
更多信息可查看《史記·留侯世家》原文,或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權威釋義來源。
《進履之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一個人的優點和長處進行詳細地描述,以表揚和稱贊他。
《進履之書》的拆分部首為《辶》和《履》。
《進履之書》的拆分筆畫依次為17畫和10畫。
《進履之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養生主》:「曾子為山阿城佐時,文皇帝愛雛,使其紀特長;曾子拜謝,文皇帝稱曰:『進履之書。』」
《進履之書》的繁體為「進履之書」。
《進履之書》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䎏履之書」。
他為我寫了一本《進履之書》,很詳細地描述了我的優點和長處。
進步、進展、進取、進取心、履行、履曆、書本。
表揚、稱贊、贊揚、褒揚。
批評、指責、譴責、責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