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記的意思、入蜀記的詳細解釋
入蜀記的解釋
筆記。南宋陸遊作。六卷。著者于1170年從山陰赴夔州任所,沿途逐日記其旅行經曆,因成此書。其中描述沿途風物名勝,不乏精彩處。又考辨前代文人詩文行蹤,亦可資參考。
詞語分解
- 入的解釋 入 ù 進,由外到内:進入。入夢。 適合,恰好合適:入選。入耳。 進出 筆畫數:; 部首: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入蜀記》是南宋文學家陸遊創作的一部遊記作品,其詞義和作品内涵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
一、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入蜀”指陸遊從浙江山陰(今紹興)前往夔州(今重慶奉節)任職的入川旅程;“記”指以日記體記錄的見聞。書名直譯為“進入蜀地的記錄”。
二、作品概況
- 創作背景:
寫于1170年,陸遊時年46歲,因調任夔州通判,曆時160天,途經今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重慶等地,以日記形式記錄沿途見聞。
- 文體地位:
共六卷,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遊記,融合地理考察、詩文考辨、民俗記錄與個人感悟。
三、内容特點
- 自然景觀描寫:
如描繪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形容溪魚躍水“斜日映之,有如銀刀”,語言生動,兼具詩意與寫實。
- 人文考據:
對前代文人(如李白、杜甫)詩文中的地名、典故進行考證,兼具學術價值。
- 民俗記錄:
記載沿途百姓生活,如漁市“魚價甚賤”、木筏上“三四十戶人家”居住等,反映宋代社會風貌。
四、文學價值
- 開創了日記體遊記的創作範式,将個人情感與山水、曆史相融合,對後世《徐霞客遊記》等作品有深遠影響。
- 語言風格簡練隽永,既有“水味果甘”的細膩體驗,也有“皆無此奇”的宏大評述,展現陸遊散文的獨特魅力。
如需了解具體篇章的原文及翻譯,可參考、4、6、7中提供的詳細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入蜀記的意思
《入蜀記》是指記錄關于進入四川的經曆或故事的記載。
入蜀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入蜀記》的部首是“入”("rù"),拆分後的筆畫為"2"。
入蜀記的來源
《入蜀記》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四大皆空集》一書中。
入蜀記的繁體
《入蜀記》的繁體字為「入蜀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入蜀記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大緻上仍使用“入蜀記”這幾個字進行拼寫。
入蜀記的例句
1. 他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入蜀記,描述了沿途的風景和經曆。
2. 這本《入蜀記》記錄了一位古代文人的遊蜀之旅。
與入蜀記相關的組詞
1. 入蜀:指進入四川。
2. 記:指記錄。
入蜀記的近義詞
遊蜀記、川行記
入蜀記的反義詞
出蜀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