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的内容。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故知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瞽師務調其器;樂心在詩,君子宜正其文。”
(1).歡樂之心;心裡快樂。《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孔穎達 疏:“若外境所善,心必歡樂,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也。”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今日折向書齋玉壺中放,相近着緑窗,勝梨花淡粧,每日家浄洗雙眸樂心兒賞。”《紅旗歌謠·竹片歌》:“趕快參加紅軍去,消滅敵人真樂心。”
(2).謂陶冶性情。《荀子·樂論》:“君子以鐘鼓導志,以琴瑟樂心。”
“樂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音樂的内容
源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指詩歌是音樂的核心内容,而聲律是音樂的表現形式。
歡樂之心
出自《禮記·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描述内心愉悅時聲音舒緩的狀态。
陶冶性情
《荀子·樂論》提到“琴瑟樂心”,強調音樂對性情的滋養作用。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典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文心雕龍》等原著。
《樂心》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它可以表示一個人内心愉悅、快樂的情感狀态,也可以表示一個人追求快樂和幸福的心态或态度。
《樂心》的部首是“亻”,它是“人”的變體部首,表示與人有關。根據筆畫,可以将《樂心》拆分成“亻”和“心”兩個部分,總共有5畫。
《樂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樂”指快樂、愉悅的心情,由來已久;“心”則代表内心、心靈。兩者組合起來,形成了《樂心》這個詞彙,用以表達一個人内心愉悅、快樂的狀态。
《樂心》的繁體寫法為「樂心」。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尚未有統一的規範寫法。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可能存在不同的寫法。然而,無論古代漢字寫法如何變化,其基本含義和理解大緻保持一緻。
1. 她的《樂心》萦繞在所有人的心頭,讓大家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
2. 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他都保持着一顆樂觀向上的《樂心》。
1. 樂觀心态
2. 心情愉悅
3. 開心如意
4. 心懷喜悅
1. 快樂
2. 愉快
3. 幸福
4. 歡喜
1. 憂心
2. 憂愁
3. 憂郁
4. 痛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