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草和羽葆。比喻頭發散亂。《漢書·燕剌王劉旦傳》:“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 顔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頭久不理,如蓬草、羽葆也。” 宋 陳亮 《上光宗皇帝鑒成箴》:“十餘年間,憂慮危慄,頭若蓬葆,雨沐風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牛成章》:“攜一婦人,頭如蓬葆。”
“蓬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éng bǎo(),本義指蓬草和羽葆(一種古代儀仗中的裝飾物),後多用于比喻頭發散亂、未經梳理的樣貌。
字面含義
蓬草是常見的野生植物,枝葉蓬松;羽葆則指古代儀仗中以鳥羽裝飾的華蓋。兩者均具有松散、雜亂的特征,故合稱為“蓬葆”。
比喻義
形容人頭發長久未梳理,如雜草般淩亂。例如:
文學引申
在詩詞中,“蓬葆”也被借代生活困頓、身心疲憊的狀态。如宋代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中“頭若蓬葆,雨沐風栉”,暗喻曆經風霜的艱辛。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口語中可用“蓬頭垢面”替代。
《蓬葆》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由“蓬”和“葆”兩個字組成。蓬葆的意思是“茂盛”或“繁榮”。在這個詞中,“蓬”表示茂密的草木,而“葆”表示繁盛的狀态。
蓬葆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艹”和“木”。其中,“艹”是象形部首,表示植物,“木”則表示和木材相關的事物。
蓬葆的筆畫分别是12畫和9畫。其中,“蓬”字由12畫組成,而“葆”字由9畫組成。
蓬葆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它在《莊子·養生主》中有所記載,形容了一個茂盛繁榮的狀态。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事态的良好發展和興旺狀态。
蓬葆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在古代,蓬葆的寫法分别是“蓬”和“葆”。
以下是一些使用蓬葆的例句:
蓬葆的一些相關詞語包括:茂盛、枝繁葉茂、旺盛、興旺等。
蓬葆的反義詞是:衰敗、凋敝、蕭條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