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bamide;urea] 一種極易溶的結晶含氮化合物CO(NH 2 ) 2 ,在自然界中由蛋白質分解形成,工業上通常由氨和二氧化碳在加壓下加熱而合成,是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尿的主要固體成分。用于各種化學合成、肥料以及動物飼料中
尿素(niào sù)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其漢語詞典釋義及權威解釋如下:
尿素是由碳、氮、氧、氫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ce{CO(NH2)2}$。它是哺乳動物和部分魚類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産物,通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故得名“尿素”。在漢語中,“尿”指排洩物,“素”意為基本成分,合稱即指尿液中的核心含氮物質。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尿素被定義為“人和某些動物尿中含有的主要含氮物質”,強調其生物來源及化學本質。
分子中含兩個氨基($ce{-NH2}$)連接一個羰基($ce{C=O}$),是首個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1828年由維勒合成),打破無機與有機物的界限。
人體肝髒通過“尿素循環”将有毒氨轉化為尿素,經腎髒排洩。成人每日排洩量約30克,是維持氮平衡的關鍵代謝産物。工業上采用巴斯夫法(高壓合成工藝)大規模生産,全球年産量超1.8億噸,其中90%用作肥料。
權威參考來源
尿素是一種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CO(NH₂)₂(或CH₄N₂O),是哺乳動物體内蛋白質代謝的主要含氮終産物。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化學結構
尿素又稱碳酰胺,分子式為CO(NH₂)₂,分子量60.06,呈白色晶體或粉末狀,易溶于水,溶解時吸熱使溶液降溫。其弱堿性特性使其能與酸反應生成鹽。
物理性質
體内代謝
尿素在肝髒通過尿素循環生成,是氨基酸脫氨基後産生的氨的解毒産物,最終由腎髒排洩。其血中濃度(BUN)受蛋白質攝入、分解速度及腎功能影響。
臨床指标
血尿素氮(BUN)可輔助評估腎功能,但特異性較低,易受飲食、感染等因素幹擾,臨床上更多以肌酐作為主要指标。
農業
作為高效氮肥,尿素適用于各類土壤和作物,對土壤破壞小,使用方便,占全球氮肥消費量的40%以上。
工業與生活
通過以上解析,可見尿素在生物代謝、農業和工業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如需更詳細數據,可查閱等來源。
白白朱朱繃瓷匾打側卓並後婢魚避之若浼側肩德素鞮芬谛思燔器分星劈兩貢官公規密谏關漢卿寡瘦姑表詭僞後遺症黃虀驩合甲坊署交困界壤濟護井牀急迫及時雨靠邊站曠遺跨時惏酷良籌量置列鼎而食李書樓裡宴母性内法手剽聞劈畫貧顇清列撒撇山容捎馬生外十王殿收拊雙螺松煙調三斡四脫口而出外羅城缊袯蝸痕汙壞下次孩兒相死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