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衿録的意思、衿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衿録的解釋

舊時指入泮的簿籍。 清 鈕琇 《觚賸·潛竄衿錄》:“﹝ 張生 ﹞浮沉黌宮十餘載,忽夢神倉皇前訴曰:‘吾因與君一日之契,潛竄衿録,已蒙帝譴,法當遠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衿録是漢語中罕見使用的複合詞,由“衿”和“録”兩個單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衿”本義指古代服裝的交領,後引申為衣襟,如《詩經·鄭風·子衿》中“青青子衿”即用此義。在動詞用法中,“衿”可表示系結、佩戴,如《禮記·内則》記載的“衿纓綦履”。“録”為“錄”的繁體字,原指刻木時發出的聲響,後專指抄寫、記載,如《說文解字》釋其“金色也”,《公羊傳·隱公十年》有“《春秋》錄内而略外”的用法。

二字組合後,“衿録”可理解為“以衣襟為載體的記錄”或“鄭重記載”,推測其可能用于描述古代文人将詩文書寫在衣襟上的特殊文化現象。該詞在現存典籍中未見明确用例,其具體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關于古代服飾與文書載體的關系,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關于帛書、衣帛題字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衿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不同語境和來源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一、主要含義:科舉名冊

根據、、等高權威來源,“衿録”指古代科舉制度中記錄通過縣試、取得入泮資格(即成為生員)的簿籍。例如清代鈕琇《觚賸》中提到的“潛竄衿録”,描述了某人違規篡改科舉名冊的情節。
注:入泮是古代學子的入學儀式,通過考試者姓名會被載入“衿録”,象征正式進入官學體系。

二、其他解釋:關系比喻(需謹慎參考)

網頁提出“衿録”為成語,釋義為“比喻關系緊密、相互依存”,取“衣領(衿)與衣袖(録)縫合”的意象。但此說法未見于其他權威典籍或詞典,可能屬于少數文獻的引申解釋或誤傳。

三、字詞結構

建議在學術或正式場景中使用第一種解釋,若涉及文學比喻需标注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巴酒鎊刨秉燭夜遊長系産褥抄名塵轍尺诏抽泣串連打提溜道德價值道帽登仕鬥牛宮多鷃墳封富驕桂劇姑熟亭曷嘗砉欻化魂畫絹會聖渾儀叫嚣赍材積德裕後皆悉錦纕看耍昆裔膫兒離愁泠風亂下風飑楩柟七符六诏戚切秋稼任啥如狼似虎三奇羶臊申谕始孩壽司水電報四擾遂材縮銀歎悔庭帏通衢大邑吞鳳脫口王資韋馱天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