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孩的意思、始孩的詳細解釋
始孩的解釋
謂嬰兒剛會笑。《文選·潘嶽<******賦>》:“孤女藐焉始孩。” 李善 注:“《孟子》‘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趙岐 曰,孩提,謂二三歲之間,始孩笑可提抱者。《禮記·内則》曰,子生三月,孩而名。”
詞語分解
- 始的解釋 始 ǐ 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周而複始。 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初末終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 孩的解釋 孩 á 兒童,引申為子女:男孩兒。孩童。孩提(指幼兒時期)。 筆畫數:; 部首:子;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始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shǐ hái
- 結構:均為左右結構的漢字組合。
- 含義:指嬰兒剛會笑的階段,通常出現在出生後兩三個月左右。
二、出處與引證
- 古典文獻:
源自《文選·潘嶽〈寡婦賦〉》中的“孤女藐焉始孩”,李善注引《孟子》及趙岐的注釋,提到“孩提之童”指兩到三歲可提抱的幼兒,而“始孩”更早,特指嬰兒初會笑時。
- 《禮記》關聯:
《禮記·内則》記載“子生三月,孩而名”,說明古代嬰兒三個月大時命名,此時已能發出笑聲,故稱“始孩”。
三、擴展說明
- 與“孩提”的區别:
“孩提”泛指能跑跳的幼兒(約2-3歲),而“始孩”專指更早期的嬰兒階段(約3個月),強調“初會笑”的特征。
-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文選》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始孩
始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始和孩。始的拼音為shǐ,表示開始、起源的意思;孩的拼音為hái,指兒童、小孩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始的部首是女字旁(nǚzìpáng),總共有6畫;孩的部首是子字旁(zǐzìpáng),總共有7畫。
來源和繁體
始孩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沒有具體的古代來源。它在繁體字中保持相同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始孩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始孩是一個現代詞語,它的字形在古代寫法中并不常見。
例句
1. 我的妹妹是家裡的始孩,大家都很寵愛她。
2. 這個故事是從始孩的角度講述的。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兒孩、小孩、孩子、嬰孩。
近義詞:兒童、幼兒、少年。
反義詞:成人、老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