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惠的意思、謹惠的詳細解釋
謹惠的解釋
敬慎柔順。《魏書·恩倖傳·茹皓》:“ 皓 年十五六,為縣金曹吏,有姿貌,謹惠。”
詞語分解
- 謹的解釋 謹 (謹) ǐ 慎重,小心:謹慎。謹嚴。謹防。勤謹。謹小慎微。 鄭重,恭敬:謹啟。謹祝。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惠的解釋 惠 ì 恩,好處:恩惠。惠澤。惠和。惠愛。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實惠。施惠于人。 給人財物或好處:惠政。互惠互利。惠及遠人。惠而不費(給人好處自己又沒有什麼耗費;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敬
專業解析
"謹惠"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複合詞,由"謹"和"惠"兩個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
謹 (jǐn)
- 本義: 慎重,小心。《說文解字》釋為"慎也"。強調在言語、行為上的自我約束和警惕,避免輕率、放縱。
- 引申義: 恭敬,有禮貌;嚴謹,不苟且。常用來形容人态度莊重、處事周密。
-
惠 (huì)
- 本義: 仁愛,仁慈。《說文解字》釋為"仁也"。指心地善良,對人友愛、寬厚。
- 引申義: 恩惠,好處;溫和,柔順;聰慧(此義項在"謹惠"中較少作為主導)。常用來形容人性格溫和、待人友善、樂于助人。
"謹惠"的詳細意思:
将"謹"和"惠"結合起來,"謹惠"一詞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同時具備以下兩種優良品德:
- 嚴謹恭敬 (來自"謹"): 指為人處世态度莊重、謹慎小心、恪守禮儀、行為有分寸,不輕浮、不逾矩。
- 仁愛溫和 (來自"惠"): 指心地善良、待人寬厚仁慈、性情溫和、給人以恩惠或好感。
因此,"謹惠"的整體含義可以概括為:
- 形容人品德:既嚴謹恭敬又仁慈溫和。 指一個人既能在言行上保持謹慎、莊重、守禮,又能在待人接物上表現出仁愛、寬厚、和善。這是一種内外兼修、剛柔并濟的品德修養。
- 形容人行為/态度:恭敬而仁慈,嚴謹而和善。 描述其行為舉止既合乎規範、一絲不苟,又充滿善意、令人如沐春風。
用法與語境:
- "謹惠"是一個褒義詞,常用于贊譽他人的品德高尚、行為得體。
- 它帶有明顯的文言色彩和書面語色彩,在現代漢語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書面語、曆史文獻、人物評價或仿古語境中仍可見到。
- 常用于描述士大夫、君子或有德之人的風範。
引用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是漢語詞彙釋義的權威标準,其對"謹"和"惠"的釋義是理解"謹惠"的基礎。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為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它對複合詞"謹惠"的收錄和釋義提供了更詳盡的依據。該詞典明确将"謹惠"解釋為"敬慎仁惠"。
-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吳書》: 在曆史文獻中能找到實際用例。例如,裴松之在注解《三國志·吳書·朱治傳》時引用《吳書》評價朱治:"質性謹惠,事上忠義,……"。此處"謹惠"即用來形容朱治為人既嚴謹恭敬又仁慈寬厚的品質。
"謹惠"意指一個人兼具嚴謹恭敬與仁慈溫和的品德,形容其為人處世既莊重有禮、謹慎小心,又心地仁厚、待人寬和,是傳統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一種君子風範。
網絡擴展解釋
“謹惠”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ǐn huì,其核心含義為“敬慎柔順”,多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謹:指謹慎、小心,引申為恭敬、鄭重(如“謹啟”“謹記”)。
- 惠:可指恩惠、仁愛,也通“慧”(智慧),此處與“謹”結合後側重“柔順、謙和”之意。
- 整體含義:形容人既恭敬謹慎,又溫和柔順的性格或行為方式。
2.古籍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魏書·恩倖傳·茹皓》:“皓年十五六,為縣金曹吏,有姿貌,謹惠。”
此處描述茹皓兼具儀态與謙遜謹慎的品性,符合“謹惠”的典型用法。
3.現代使用注意
- 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于古文解析或特定文學場景。
- 易混淆點:需注意與韓國前總統“樸謹惠”區分,後者為人名音譯,與詞語本義無關。
4.相關延伸
- 近義詞:謙恭、溫良、恭謹。
- 反義詞:傲慢、魯莽、剛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漢語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郍奔北策文長喟澄洗楚骓丹鳳眼憚勞匵護杜麗渡橋凡響飛禽走獸傅緻高弦公使管鮑關注鬼嘯賀老恒牙後魏鴅吺胡地灰突突講樹金針菜繼志砍一枝損百株坑家敗業坑窪空履誇骜誇夫筷子舞勞怨黎伯隆棟羅曼谛克木星拟儀跑種暴衣露蓋起責群起攻擊戎馬生郊如壎如篪稍食沙棠屐世味收族樹藝肆毆蒜台宿妝殷童牧痛誣丑诋投傳委賮小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