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氣淩人貌。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或因變故,佻竊榮貴;或賴高援,翻飛拔萃。於是便驕矜誇驁,氣淩雲物,步高視遠,眇然自足。”
“誇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在晉代葛洪《抱樸子·疾謬》中有用例:
“或因變故,佻竊榮貴;或賴高援,翻飛拔萃。于是便驕矜誇骜,氣淩雲物,步高視遠,眇然自足。”
(意為:有人因變故投機獲得高位,或依靠關系飛黃騰達,便驕橫自誇,目中無人。)
“骜”本義指良馬(如《呂氏春秋》中“骥骜”代指千裡馬),後引申為“放縱、不羁”之意,與“傲”相通。結合“誇”的“自大”含義,強化了貶義色彩。
若需更多古籍例句或相關詞彙分析,可參考《抱樸子》等文獻。
誇骜是一個漢語詞語,拆分成部首是夾(夾根)和馬(馬頭),共14個筆畫。源于古代漢字,是一種表達誇大或自吹自擂的行為。
誇骜的繁體字為誇語。
在古代,誇骜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似。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誇骜的寫法為「誇語」,但造字法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示例句子:
1. 他總喜歡誇骜自己的成就,但實際上并沒有取得太大的進步。
2. 不要誇骜你并不擁有的才能,謙虛是一個更好的品質。
3. 他在會議上誇骜自己的領導能力,但實際上他并沒有展示出什麼實質性的成果。
誇骜的近義詞包括吹噓、自誇、自吹自擂等,它們都指的是誇大或誇張地表達自己的能力、成就或品質。
誇骜的反義詞可以是謙虛、謙遜、低調等,這些詞表示對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表達謙虛的态度。
一些相關的詞語組合包括誇骜其辭、滿口誇骜、誇骜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