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委賮的意思、委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委賮的解釋

見“ 委贐 ”。入貢財物,指歸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委賮(wěi jìn)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現罕用于現代漢語,需結合字形與文獻溯源其本義。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古籍角度解析:

一、字形與基本釋義

  1. 字義分解

    • 委:本義為“堆積”“聚積”,《說文解字》釋為“委隨也”,引申為交付、呈獻。
    • 賮(同“贐”):指離别時贈送的財物或進貢的禮品,《說文解字》注:“賮,會禮也。”

      綜合釋義:指進獻的禮物或貢品,特指初次見面時敬獻的儀禮(來源:《漢語大詞典》)。

  2. 古籍用例

    • 《周禮·秋官·大行人》鄭玄注:“委賮,謂執玉帛以緻辭。” 指諸侯朝見天子時獻玉帛為禮(來源:《周禮注疏》)。
    • 《儀禮·士相見禮》載:“凡贽,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 其中“贽”即“賮”的禮制體現(來源:《儀禮正義》)。

二、詞義演變與文化背景

  1. 禮儀制度關聯

    先秦時,“委賮”屬“贽見禮”範疇,體現等級尊卑。如士人見面持雉,大夫持雁,不同身份所執禮物嚴格區分(來源:清代朱彬《禮記訓纂》)。

  2. 後世引申

    唐宋後漸泛指進獻的財物,如《新唐書·南蠻傳》載“納委賮于天子”,指藩國納貢(來源:《辭源》第三版)。

三、現代使用與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中“委賮”已極罕見,僅見于古籍研究或考據文獻。如需深入考釋,可參考:

注:因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詞典收錄有限,建議結合《周禮》《儀禮》等原典及注疏理解其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委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讀音與異體字

2.基本含義

3.用法與語境

4.相關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包藏禍心卑身賤體本鋪貶俗賓正步鼓采召斥币侈論瘡痏傳花擊鼓儲宮大兵團待接黨仇打油火诋訟東方公理化方法歸馬放牛故實紅小鬼黃輕穢毛糊塗賬湔裳見賞驕空交密濟成玦佩诳耀羸行買庸滿堂彩沒氣力明珠彈雀南圖扭搭婆餅蒲帆上樓去梯時器識塗馬率意祀土歲寒心榻車台檢鞺鞜韬潛停機坪投文牌荼炭微陋烏杖賢尊系詞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