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響的意思、凡響的詳細解釋
凡響的解釋
[ordinary music] 平凡的音響,借指平庸的作品
不同凡響
詳細解釋
(1).平凡的音響、音調。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詩有音節清脆,如雪竹冰絲,非人間凡響,皆由天性使然,非關學問。”《老殘遊記》第十回:“從前聽過 孫琴秋 先生彈琴,有《漢宮秋》一曲,以為絶非凡響。” 鄭振铎 《蟬與紡織娘》:“那鳴蟲的作響,真不是凡響。”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黃景仁 《賈禮耕用昌黎石鼓歌韻贈詩和贈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響奚能訛。”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果恭王之儉》:“善詩詞,幼受業於 沉确士 尚書,故詞宗歸於正音,不為凡響。”
詞語分解
- 凡的解釋 凡 á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指人世間(宗教或迷信的說法):凡塵。凡心。 所有的:凡年滿十八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凡是。 總共:全書凡二十八卷。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
- 響的解釋 響 (響) ǎ 聲音:響聲。響箭。響馬(舊稱在路上搶劫財物的強盜,因搶劫時先放響箭而得名)。音響(.聲音,多就聲音所産生的效果說;.泛稱收音、錄音、擴音等設備)。 發出聲音:鐘響了。 聲音高,聲音大:
網絡擴展解釋
“凡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本義
指平凡的音響或音調,最初用于描述音樂或聲音的普通性。例如,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提到“非人間凡響”,形容超凡脫俗的音律。
-
比喻義
引申為平庸的作品或事物,常與否定詞搭配使用,如“不同凡響”“非同凡響”,強調不平凡或出色。例如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用“不同凡響”形容作品的卓越性。
二、詞源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袁枚的《隨園詩話》和《老殘遊記》第十回,均以“凡響”對比非凡的藝術表現。
- 構詞:由“凡”(平凡)和“響”(聲音)組成,字面即“平凡的聲音”。
- 常見搭配:多用于否定句式,如“不同凡響”“絕非~”,突顯對比效果。
三、反義詞與擴展
- 反義成語:如“平淡無奇”“不過爾爾”,用于形容普通或缺乏特色的事物。
- 文化内涵:常用于文學、藝術領域,強調突破常規的創造力或獨特性,如鄭振铎評價蟲鳴“真不是凡響”。
四、示例
- 詩句:“雪竹冰絲,非人間凡響。”(袁枚)
- 造句:“這場音樂會的編排不同凡響,令人耳目一新。”
總結來看,“凡響”通過聲音的平凡性隱喻事物的普通,其否定形式則成為褒揚卓越的經典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凡響(fán xiǎng)這個詞意思是指一切聲音、震動、共鳴的聲音。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凡”表示普遍、一切,右邊的“響”表示聲音、響動。它的筆畫數是11畫。《說文解字》中,它的釋義是音聲出草野,聲至鳥驚也。是指聲音傳遍大地,使得鳥兒驚飛。在繁體字中,凡響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中,凡響的寫法稍有不同。古代的“凡”字寫作“凵”,其意義相同。而古代的“響”字則寫作“響”,形狀上有所區别,但意義相同。
以下是關于凡響的例句:
1. 雷霆的凡響讓人心生敬畏。
2. 森林中傳來鳥兒的凡響,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3. 教室裡傳來同學們的凡響,充滿了活力和歡聲笑語。
一些與凡響相關的詞彙包括共鳴、聲音、回聲、震動等。它們可以用來形容聲音傳播和共鳴的過程。而與凡響相反的詞彙則包括寂靜、靜谧等,用來形容沒有聲音和震動的狀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