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國一緻”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全國上下在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團結一緻行動。常用于形容國家面臨挑戰時,全體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的狀态。
二、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出自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緻的抗日陣線。”,最初用于描述抗日戰争時期全民統一戰線的形成。
三、用法與結構
四、例句
毛澤東在原文中舉例:“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緻的抗日陣線。”
五、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國家層面的團結行動,如應對自然災害、國際危機、重大賽事等。例如:“面對疫情,全國上下舉國一緻,迅速控制住擴散。”
補充說明
近義詞為“上下一緻”,反義詞可對應“分崩離析”。該成語強調國家層面的統一性,現代多用于正式語境或重大事件報道中。
“舉國一緻”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團體中所有的人都一緻同意或一緻行動的意思。這個詞包含了團結、合作、共同努力等含義。
“舉國一緻”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字,分别是“舉”、“國”和“一緻”。
“舉國一緻”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用法,意味着整個國家或集體的一緻行動。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仍然是“舉國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以“舉國一緻”為例:
舉:表示高舉,懸挂。
國:國的舊字形,表示國家。
一緻:意味着一同、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舉國一緻”的例句:
1. 在面對重大挑戰時,人們必須舉國一緻,共同應對。
2. 在戰争期間,全國人民舉國一緻,為國家的勝利而努力。
3. 公衆的健康問題是一種社會問題,需要舉國一緻來解決。
與“舉國一緻”相關的組詞有:
1. 全體一緻:表示整個集體的統一行動。
2. 同心協力:表示大家心心相印,共同努力。
3. 衆志成城:表示衆人齊心,共同形成壯大的力量。
近義詞:一心一德、一緻追求。
反義詞:各行其是、各自為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