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覼舉的意思、覼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覼舉的解釋

繁細地列舉。 羅惇曧 《文學源流》:“儒術顯于後葉,百世不祧,嗣續之繁,勿容覼舉。” 梁啟超 《緻籍亮侪、熊鐵厓、陳幼蘇、劉希陶書》:“一年以來,假面既揭,丑形暴露。凡百政象,衆目具瞻,無俟覼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詞語“覼舉”的詳細解釋如下:

拼音:luó jǔ
釋義:指「繁細地列舉」,多用于書面表達,強調對事物進行詳細、瑣碎的羅列說明。

使用場景:

  1. 常見于學術著作或曆史文獻中,如梁啟超《緻籍亮侪等書》用“無俟覼舉”表示“無需贅述”。
  2. 適用于強調事物複雜或細節繁多的情況,例如“政象衆目具瞻,無俟覼舉”暗含現象已足夠明顯,無需再逐條詳述。

詞源與結構: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近代文獻時注意結合上下文理解該詞。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覼舉

覼舉(lún j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覼”和“舉”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覼”部分由“⺤”(覀字旁)和“㇛”(豎彎鈎)兩個部首組成,共4畫,讀音為lún。而“舉”部分由“⺾”(立刀旁)和“丨”(豎)兩個部首組成,共8畫,讀音為jǔ。

來源

《覼舉》是一個古代漢字,其源自于古文獻。該詞常用來形容高舉或舉起之意。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

繁體

《覼舉》的繁體字為“蘙舉”,部分字形發生了變化,但仍保留了原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以《康熙字典》為例,其“覼”字的古時寫法為“⺤+㇛”,而“舉”字的古時寫法為“⺾+丨”。

例句

他驕傲地将獎杯覼舉過頭頂。

組詞

覼視、覼語、高覼、覼起

近義詞

擡起、舉起、托起

反義詞

放下、放棄、下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