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君的意思、道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君的解釋

(1).道教中之地位尊貴者。《太平禦覽》卷六六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隱訣》:“三清九宮并有僚屬,例左勝於右,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君。”亦作為對道士的敬稱。 晉 葛洪 《神仙傳·黃初平》:“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 初平 ,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一道士, 初起 召問之曰:‘吾有弟名 初平 ,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餘年,莫知死生所在,願道君為占之。’”

(2).指 宋徽宗 。《宣和遺事》前集:“ 道君 好道寵 靈素 ,天下伽藍盡滅形。”《水浒傳》第十二回:“ 道君 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 太湖 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君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考據:

一、道教神祇稱謂 《雲笈七籤》卷三十九載“道君統三炁而化生萬物”,指道教體系中統禦自然法則的至高神祇,象征“大道”的人格化體現。該稱謂常見于《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經典,代表道教宇宙觀中的創世神格。

二、帝王崇道尊號 宋代文獻《宋史·徽宗本紀》記載,宋徽宗于宣和元年(1119年)敕封自身為“教主道君皇帝”,将道教神權與皇權結合,形成獨特的政教合一現象。此為曆史上唯一獲此稱號的帝王。

三、曆史人物别稱 清代學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考證,東晉時期葛洪因其煉丹術成就,被後世尊稱為“葛道君”。此類用法多見于方技類文獻,特指在特定領域通達“道”之精髓的賢者。

網絡擴展解釋

“道君”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道教中的尊貴稱謂

  1. 地位崇高的道教人物
    指道教體系中地位極高的神靈或修行者。根據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隱訣》記載,道教神系中“三清九宮”的僚屬最高者稱為道君,其次為真人、真公、真君等。
    例如,老子(李耳)被尊為“道君”,《幼學瓊林》明确提到:“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為道教之宗”。

  2. 對道士的敬稱
    在世俗語境中,也可作為對修道有成者的尊稱。如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黃初平(即黃大仙)因修道成仙,被世人稱為“道君”。


二、宋徽宗的代稱

宋徽宗趙佶崇奉道教,曾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因此史書及文學作品中常以“道君”代指他。例如:


補充說明

“道君”在文學中偶有引申用法,如辛棄疾詞“莫道君行早”,但此類用法與宗教和曆史含義無直接關聯。如需更詳細文獻來源,可參考《太平禦覽》《宋史》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拯稗粝百舌子保護接地邊裔别棹弊人粲如逞願臣民倒座兒大聲疊不的錠锞東東西西發木防營耕芸乖檢軌忒杚量過日腳國太孤舟鶴庭話把兒蹇歰見天日蹇脩較駁狡詭精忠廟具戒叩馬而谏苦尅堀穴老憊辣硬良宵獵囊遴補零章蒙幼目動言肆跑題骈奏皮錢籤疏湫湫石策淑慧私艱私易渟膏題詩挽幛五痔娴靜淅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