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君的意思、道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君的解釋

(1).道教中之地位尊貴者。《太平禦覽》卷六六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隱訣》:“三清九宮并有僚屬,例左勝於右,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君。”亦作為對道士的敬稱。 晉 葛洪 《神仙傳·黃初平》:“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 初平 ,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一道士, 初起 召問之曰:‘吾有弟名 初平 ,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餘年,莫知死生所在,願道君為占之。’”

(2).指 宋徽宗 。《宣和遺事》前集:“ 道君 好道寵 靈素 ,天下伽藍盡滅形。”《水浒傳》第十二回:“ 道君 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 太湖 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君”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道教中的尊貴稱謂

  1. 地位崇高的道教人物
    指道教體系中地位極高的神靈或修行者。根據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隱訣》記載,道教神系中“三清九宮”的僚屬最高者稱為道君,其次為真人、真公、真君等。
    例如,老子(李耳)被尊為“道君”,《幼學瓊林》明确提到:“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為道教之宗”。

  2. 對道士的敬稱
    在世俗語境中,也可作為對修道有成者的尊稱。如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黃初平(即黃大仙)因修道成仙,被世人稱為“道君”。


二、宋徽宗的代稱

宋徽宗趙佶崇奉道教,曾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因此史書及文學作品中常以“道君”代指他。例如:


補充說明

“道君”在文學中偶有引申用法,如辛棄疾詞“莫道君行早”,但此類用法與宗教和曆史含義無直接關聯。如需更詳細文獻來源,可參考《太平禦覽》《宋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道君是一個漢字詞彙,道指的是道教中的道,即宇宙萬物的本源,君則指的是君主。因此,道君可以理解為“道教的神明”。在道教信仰中,道君是人們崇拜和祈求庇佑的對象,被認為能夠保佑衆生平安、福壽安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君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辶(辶表示“走”的意思),右邊的部首是君(君表示“君主”的意思)。拆分後可以分為辶和君這兩個部分。 來源: 道君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中國古代,道教信仰逐漸興盛,人們開始崇拜道教的神明。為了表示對神明的敬意,創造了道君這個詞來稱呼道教的神明。 繁體: 道君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中相同,沒有顯著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關于道君這個詞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我們信奉道君,希望能夠得到神明的庇佑。 2. 請道君保佑我的家人平安健康。 組詞: 道君這個詞本身是一個詞組,一般不會再與其他字組合成新的詞彙。 近義詞: 道君的近義詞可以是“道祖”,都指代了道教中的神明。 反義詞: 道君的反義詞可以是“凡人”,指的是人類普通的存在,與神明相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