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經緯的意思、經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經緯的解釋

(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經線和緯線

(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線索、條理、秩序等

經緯萬端

(3) [plan and administer]∶規劃治理

經緯其民

(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經書和緯書

詳細解釋

(1).織物的縱線和橫線。比喻條理、秩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孔穎達 疏:“言禮之於天地,猶織之有經緯,得經緯相錯乃成文,如天地得禮始成就。” 唐 歐陽行周 《送洪孺卿赴舉序》:“觀經緯機杼,則重緜繡段,日日當成。”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紙織字畫》:“ 閩中 永春州 織畫,以羅紋箋翦為片,五色相間,經緯成紋。”

(2).指道路。南北為“經”,東西為“緯”。《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漢 鄭玄 注:“經緯,謂塗也。” 賈公彥 疏:“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三國 魏 曹操 《度關山》詩:“車轍馬迹,經緯四極。”

(3).規劃治理。《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夫 晉國 将守 唐叔 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舊唐書·褚無量傳》:“其義可以幽贊神明,其文可以經緯邦國。”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蓋謂聖人之道,原本盛大。以仁義中正,順播於萬事,惟變所適,而物得其理。於是作《易》以教世,錯綜萬端,經緯人事。”

(4).指文章結構的縱橫條理。 晉 陸雲 《與平原書》之十一:“文章當貴經緯。” 清 薛福成 《海關徵稅叙略》:“餘受而閲之,條分件繫,經緯分明。”

(5).經書和緯書。《晉書·隱逸傳·宋纖》:“隱居於 酒泉 南山 ,明究經緯,弟子受業三千餘人。”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俗間儒士,不涉羣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宋書·禮志四》:“自經緯墳誥,都無一月兩獻,先儒舊説,皆雲殊朔。”

(6).謀劃;計謀。 宋 楊簡 《石魚偶記》:“夫士大夫幼而學,壯而行,其胸中固自有經緯。” 明 張四維 《雙烈記·乞恩》:“我隻道二賊胸中實有經緯,原來無計。” 郭沫若 《黑貓》七:“幕後一定還有些什麼經緯的,我不知道當時的内幕是怎樣。”

(7).經線、緯線或經度、緯度的合稱。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所謂地學者,以地輿為綱,而一切測量、經緯、種植、車舟、兵陣諸藝,皆由地學以推至其極者也。” 黃宗英 《大雁情》:“不等到各自背囊裡的雜食交換着吃完,就已天南地北、從古到今,數着地球的經緯,談個沒夠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緯"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維度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權威辭書的解釋,其核心内涵可歸納為以下四方面:

一、地理坐标系統本源

作為地理學術語,"經"指連接南北兩極的子午線,"緯"指與赤道平行的線圈,二者共同構成地球定位系統。該概念最早見于《周禮·考工記》"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槷以縣,視以景,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後經漢代張衡改進為系統的經緯測量體系。

二、秩序構建的引申義

在社會科學領域,"經緯"引申為治國方略和社會秩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此處喻指禮法制度如同經緯線般構建社會框架。《漢書·律曆志》更明确表述"準繩連體,衡權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的治理理念。

三、紡織工藝的具象表達

傳統紡織術語中,"經"為縱向紗線,"緯"為橫向紗線,《齊民要術》詳細記載"經緯緩急,各從方土"的織造技法。這種縱橫交織的結構,衍生出"經天緯地"等成語,形容卓越才能。

四、現代學科的拓展應用

當代科學體系中,"經緯度"概念已延伸至天文測量、GIS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将其定義為"地球表面點位的數學基礎",廣泛應用于導航定位、氣象觀測等現代科技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經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地理坐标概念
    指地球的經度(南北方向的線)和緯度(東西方向的線)的合稱,用于定位地表位置。

    • 經度:以本初子午線(0°)為基準,向東為東經(0°-180°E),向西為西經(0°-180°W)。
    • 緯度:以赤道(0°)為基準,向北為北緯(0°-90°N),向南為南緯(0°-90°S)。
  2. 織物的縱橫線
    原指織物中縱向的“經線”和橫向的“緯線”,後引申為事物的條理或秩序,如“經緯萬端”。


二、引申含義

  1. 治理與規劃
    古代指治理國家或制定規範,如《左傳》中“經緯其民”。
    示例:禮法被視為“天地之經緯”,即社會運行的準則。

  2. 道路的南北與東西向
    古代稱南北向道路為“經”,東西向為“緯”,如《周禮》中“九經九緯”描述都城道路布局。

  3. 經書與緯書
    漢代将儒家經典稱為“經”,附會解釋經義的神學著作為“緯”,合稱“經緯”。


三、實際應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地理經緯度的計算規則,可參考(騰訊雲)和(權威科普)。

别人正在浏覽...

愛染暗藏半仙背身醇備蹙零丹地大要吊塔第二人東家子獨樹一幟峨舸訛勢放圍給複海螯好共歹畫龍不成反為狗護封簡編界壤激發霁氛緊急措施基築窠穴空桑悋惜苗薅名姝靡披墓廬母性奶聲奶氣楠木念咎篇家諐咎前向穹崇乳婢入務豕禍夙志貪罔桃丹天足調元手題比提封望而生畏委遲蚊雷無所措手足鄉背詳試小步新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