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 堅韌挺拔
竹竿勁挺
(1).剛健挺拔。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之一:“假氏先生,負茲勁挺。”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尋其此説,可謂勁挺之詞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弇州山人四部稿》:“筆力勁挺,直可屈鐵。”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七章:“ 朓 詩精麗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錯出,而風格也警遒勁挺,不流于弱。”
(2).堅實挺直。 宋 蘇轍 《求黃家紫竹杖》詩引:“ 黃氏 老家有紫竹甚茂,乞得一莖,勁挺可喜。” 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确,卓乎不群。”
“勁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ng tǐng(注意“勁”在此處讀四聲而非“jìn”),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堅韌挺拔
形容物體或姿态剛健有力、不易彎曲。例如:“竹竿勁挺”“筆力蒼勁挺拔”。
堅實挺直
強調物體或人的姿态堅實且直立,如古文中“勁挺之詞”“勁挺不群”等用法。
剛健挺拔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物或人的精神風貌。如南朝梁代何遜《七召》中“假氏先生,負茲勁挺”,形容人物堅毅挺拔的氣質。
堅實挺直
可指具體物體的形态,如宋代蘇轍提到的紫竹“勁挺”生長,或金代王若虛《揖翠軒賦》中“勁挺堅确,卓乎不群”。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文出處或更多例句,可以參考相關詞典或文獻來源。
勁挺,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可以形容人或物有力、有氣勢,也可以用來表示某種狀态下的堅硬、挺立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勁挺的部首為力(力量),整個漢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勁挺的“勁”字,本義為力量充沛、有力的意思,而“挺”的原義是指挺秀、高大挺拔。合起來形成“勁挺”,表示人或事物表現出旺盛的力量和挺拔的姿态。
繁體寫法:勁挺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勁挺」。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勁挺原來的字形寫作“盯耐”。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變化為現代的形态。
例句:
1. 他全身肌肉有力,站得勁挺。 (形容人有力氣、有姿态)
2. 這根鐵柱非常勁挺,無法彎曲。 (形容物堅硬、不易彎曲)
組詞:勁勇、勁敵、挺拔、氣勢淩人。
近義詞:有力、有勢、有氣派。
反義詞:懦弱、軟弱、消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