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紀綱仆的意思、紀綱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紀綱仆的解釋

仆人。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三:“ 器之 色不動,留客飯,談笑自若,對客取筆書數紙,徐呼其紀綱之僕。”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嚴辛》:“有 嚴辛 者, 嚴氏 紀綱僕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紀綱仆”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構成 “紀綱”原指法度、規範,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秦伯送衛于晉三千人,實紀綱之仆”,杜預注“以兵衛助晉,雖為仆禦,皆中紀綱”。此處“紀綱”引申為維護法度、秩序的人。“仆”指仆從、下屬,合稱“紀綱仆”特指古代貴族或官員身邊負責監督秩序、執行法度的親信隨從。

二、文獻用例

  1. 唐代劉禹錫在《高陵令劉君遺愛碑》中記載“縣門當衢,右牆擁廬,紀綱仆深屋蓄奸”,此處用“紀綱仆”暗喻濫用職權的下屬。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卷第543頁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為“掌紀綱之仆,謂仆人中之監管事務者”,指出其職責包括管理文書、監督仆役等事務。

三、詞義演變 隨着時代變遷,該詞在明清話本小說中逐漸衍生出負面含義。如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胡阿虎本是紀綱仆,倒會得趁機舞弊”,顯示詞義從中性職務稱謂轉為帶有以權謀私的貶義色彩。這種演變在《近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5)第876頁的詞源考釋中有詳細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紀綱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但核心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仆人”或“侍從”,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智囊補·明智·嚴辛》中提到“嚴氏紀綱僕也”,這裡的“紀綱仆”即指嚴氏家族的仆人。

  2. 詞源構成

    • 紀:指法紀、制度;
    • 綱:指綱要、大綱;
    • 仆:指仆役、侍從。
      組合後原指負責維護規章制度的仆從。

二、擴展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嚴守職責、恪守法律的公務員。例如形容古代官員或侍從需嚴格執行法紀、忠于職守。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貴族或官員的貼身仆役,如宋代邵伯溫《聞見前錄》中提到的“紀綱之僕”。
  2. 現代引申:在特定語境中可借喻公職人員需遵紀守法(需注意此用法較少見,且多出現在非權威詞典中)。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安西四鎮懊憹曲孢子拔拯搏戰徜徉龊龊惔焚雕侈峨冠博帶貳部翻蔓甘薯閣僚絓絕裹持鶴霧候風魂消魄喪稷祠借救脊髓記帳抗性坎壇騉駼靈敏度靈鼗六務滿肚子孟家蟬邈視米粃末材磨拂嘔煖頗奈瓊宮求代求解棄逐柔兆商業道德讪詈食肆嘶竭司守肆威歲陽填漆亡秦三戶婉戀宛折無箇侮謾五蘊皆空嫌怕霄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