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驚蓬的意思、驚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驚蓬的解釋

(1).疾飛的斷蓬。喻行蹤的飄泊不定。 唐 李商隱 《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詩:“路遶 函關 東復東,身騎征馬逐驚蓬。” 清 譚嗣同 《古别離》詩:“驚蓬捲天起,墜羽淪淵池。”

(2).形容散亂蓬松的頭發。 清 納蘭性德 《唐多令·塞外重九》詞:“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驚蓬是漢語中具有豐富意象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受驚飛散的蓬草,後引申為漂泊無定、流離失所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本義與字形溯源

“驚” 意為受驚、突然動蕩,《說文解字》釋為“馬駭也”,引申為突發性的動蕩不安;“蓬” 即蓬草,屬菊科植物,枯後根斷,遇風飛旋,故稱“飛蓬”。《說文解字》載:“蓬,蒿也”,其特性輕浮易散,自古為漂泊意象的典型載體。兩字組合後,字面指狂風驟起時四散飄轉的蓬草,凸顯動蕩與無依感。


二、引申義與文化象征

古人常借“驚蓬”隱喻人生際遇的颠沛流離,如:

  1. 漂泊之身

    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雲:“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以驚蓬喻遊子離散(《李太白全集》卷十五)。

  2. 身世浮沉

    王維《送别》歎“征蓬出漢塞”,化用驚蓬意象暗指宦途飄零(《王右丞集箋注》卷八)。

  3. 心境動蕩

    李商隱《無題》中“走馬蘭台類轉蓬”,借驚蓬抒寫身不由己的惶惑(《玉溪生詩集箋注》卷三)。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驚蓬”為“疾風卷起的飛蓬”,比喻行蹤無定或心神不甯(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頁1023)。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标注其引申義為“形容漂泊流離的生活狀态”(商務印書館,頁215)。


四、古籍文獻用例


“驚蓬”一詞融合自然物象與人文情感,既描述蓬草隨風驚散的物理動态,更深層承載了中國古典文學中關于羁旅、離亂與命運無常的集體隱喻。其釋義需結合植物特性、曆史語境及文學象征綜合理解。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驚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疾飛的斷蓬,喻行蹤飄泊不定
    指被風吹散的蓬草,因斷根後隨風疾飛,常用來比喻人生漂泊、居無定所的狀态。
    文學例證:

    • 李商隱《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路遶函關東復東,身騎征馬逐驚蓬。”
    • 譚嗣同《古别離》:“驚蓬捲天起,墜羽淪淵池。”
  2. 形容散亂蓬松的頭發
    多用于描繪頭發未經梳理、淩亂如飛蓬的狀态。
    文學例證:

    • 納蘭性德《唐多令·塞外重九》:“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

二、詞源與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李商隱詩集》《納蘭詞》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麗舍宮暴巫柴車車煩馬斃大大戴雞佩豚大江頓窮煩重诽讟費力勞心坿和改除格人功行圓滿躬覽過賬骨肉翰音镮銅花生滿路恢複期繪畫錦币荊棘滿途金行禁園雞栖儁彥居有克俸爛漫天真姥姥斂聲匿迹靈界陸道陸溺綸音佛語冒頭眉頭一縱,計上心來萌孽蜜蜂明杖木面雕刻諵諵讷讷儜兒岐途仁祠若烹小鮮山帽雲繕葺深惡痛疾泰嶽山稊米銅活字望梅未艾縣尊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