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通典·食貨四》:“因井廬以定賦稅。”
(2).泛指鄰裡;鄉裡。 南朝 宋 鮑照 《皇孫誕育上表》:“臺禁稱祉,井廬相賀。” 錢振倫 注:“《左傳》:‘廬井有伍’。” 清 恽敬 《新喻東門漕倉記》:“鄰長、裡宰、酇長、鄙師,即同井廬以行相推擇者,故下之俗易達于上,上之風易究于下。”
“井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古代井田制相關
源于周代井田制度,八家共一井(土地單位),因此代指井田及周邊房舍。例如《通典·食貨四》記載:“因井廬以定賦稅”,體現其與古代賦稅制度的關聯。
泛指鄰裡或鄉裡
引申為人口聚居的社區,如南朝鮑照《皇孫誕育上表》中“井廬相賀”,描述鄉鄰共同慶賀的場景。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曆史、文學研究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通典》《鮑照集》等原始文獻,或通過查字典等工具獲取完整信息。
井廬(jǐng l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井和廬。井是指用于取水的深井,廬是指簡易的房子。
井廬的部首分别是二和廣,拆解後,井的筆畫數為四,廬的筆畫數為11。
井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中的《國風·小雅·東門之枥》,意為保護家園的意象。在繁體字中,井廬的寫法為「井廬」。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井廬的古字形為「」。
1. 山村中的老人住在一座簡陋的井廬裡。
2. 這個村子的井廬多是民房。
井廬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各種組詞,如:井廬風景、井廬房屋、井廬少年等。
與井廬意義相近的詞語有:井井有條、廬舍、井然有序。
與井廬意義相反的詞語有:高樓大廈、豪華住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