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介有守的意思、清介有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介有守的解釋

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節操。

【出處】

《新唐書·張知謇傳》:“張知謇,子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經高第,曉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為引重。”

【示例】

容為人,清介有守,仕至宰相,居處不改其初。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介有守”是一個形容人品德高尚、操守堅定的成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 清介

    指為人清廉正直、光明磊落。“清”強調品行純潔無瑕,不沾染污濁;“介”原指堅硬、耿直,引申為剛正不阿、有原則、不隨波逐流。如《宋史·範純仁傳》稱其“性夷易寬簡,不以聲色加人,義之所在,則挺然不少屈,自為布衣至宰相,廉儉如一,所得奉賜,皆以廣義莊”,體現了“清介”的特質。

  2. 有守

    指有操守、有堅定的道德原則和立場。“守”即堅守、持守,強調在面臨誘惑、壓力或困境時,能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道德準則和做人底線,不為外物所動搖。如《南史·袁粲傳》載其“清整有風操”,面對權勢誘惑不改其志,即是“有守”的體現。

整體釋義

“清介有守”綜合形容一個人品格清廉、性情耿介,并能始終如一地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準則。常用于贊譽官員、士人或品德卓絕者,強調其内外一緻、表裡如一的節操與定力。如《明史·海瑞傳》評其“秉剛勁之性,戆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正是“清介有守”的典範。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清介”“有守”的釋義。
  2. 《宋史·範純仁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南史·袁粲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明史·海瑞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5.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相關詞條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清介有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人的品格高尚且堅守節操,強調清廉正直、不隨波逐流的品德。其中“清介”意為清廉耿介,“有守”表示有操守、有原則。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新唐書·張知謇傳》,原文記載張知謇兄弟五人“皆明經高第,曉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為引重”,用以形容他們為官正直、德行出衆。

三、拼音與結構

四、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褒揚人物品行,尤其適合描述官員或學者堅守道德準則、不為利益所動的形象。例如:“他一生清介有守,雖居高位卻兩袖清風。”

五、近義詞與關聯詞
雖未明确列出近義詞,但可根據含義關聯“高風亮節”“冰清玉潔”等表達高尚品德的成語。反義詞則如“同流合污”“趨炎附勢”。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北宮子不勃鯧鯸赤彘椎埋狗竊春頒耋壽頂蓋鈍惽二簋芳藹梵文燔灼發閃飛眼傳情佛羅倫薩大教堂葛粉鈎連蓇蓉孤舟鼓鑄何庸縠衫護疼唬吓瓠葉節馬決圍駿聲窭薮沮淤沮滞克奔老套頭窿穹緑珠潭買笑金描眉畫眼南冠楚囚撚土為香陪輔平底足平居有思麒麟客入幕賓社燕秋鴻十家連坐視掌壽詩死而無悔貪缪讨征題名危峨煟煌嵬麗下都相饒纖枯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