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分野的意思、十二分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分野的解釋

我國古代星占學的迷信觀點認為,人間禍福同天上星象有聯繫,因根據星辰的十二纏次(後亦根據二十八宿)将地上的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使兩者相對應,并根據某一天區星象的變異來預測、附會相應地區的兇吉。這種劃分,在天稱“十二分星”,在地稱“十二分野”。其對應情況為:星紀( 揚州 , 吳 越 )、玄枵( 青州 , 齊 )、娵訾( 并州 , 衛 )、降婁( 徐州 , 魯 )、大梁( 冀州 , 趙 )、實沉( 益州 , 晉 )、鹑首( 雍州 , 秦 )、鹑火( 三河 , 周 )、鹑尾( 荊州 , 楚 )、壽星( 兖州 , 鄭 )、大火( 豫州 , 宋 )、析木( 幽州 , 燕 )。參閱《周禮·春官·保章氏》 鄭玄 注、《晉書·天文志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分野”是中國古代星占學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天區與地理區域相對應,用于占卜吉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傳統定義與起源

十二分野源于古代星象觀測體系,認為人間禍福與星象變化存在聯繫。通過将周天劃分為十二星次(後擴展至二十八宿),并将地面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形成天地對應關系。這種劃分在天稱“十二分星”,在地稱“十二分野”。

二、具體劃分與對應關系

根據典籍記載,十二星次與地面區域的具體對應如下:

  1. 星紀:揚州(吳、越)
  2. 玄枵:青州(齊)
  3. 娵訾:并州(衛)
  4. 降婁:徐州(魯)
  5. 大梁:冀州(趙)
  6. 實沈:益州(晉)
  7. 鹑首:雍州(秦)
  8. 鹑火:三河(周)
  9. 鹑尾:荊州(楚)
  10. 壽星:兖州(鄭)
  11. 大火:豫州(宋)
  12. 析木:幽州(燕)

這種對應關系被用于通過星象異變預測對應地區的吉兇。

三、延伸含義

現代漢語中,“十二分野”偶被引申為形容極端狂野或不受拘束的狀态(由“十二分”表極緻,“野”表不羁組合而來),但此用法非傳統本義。

四、文化意義

該體系體現了古代“天人感應”思想,是研究中國天文曆法、政治地理及占卜文化的重要切入點。其命名(如大火、壽星等)還反映了先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想象。

如需了解完整對應關系或占卜方法,可查閱《漢書·天文志》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二分野》的意思

《十二分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十分荒涼、荒蕪的地方。

《十二分野》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二分野》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十(shí):部首是"十",總筆畫5。

二(èr):部首是"二",總筆畫2。

分(fēn):部首是"刀",總筆畫4。

《十二分野》的來源

《十二分野》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楚辭·離騷》這篇古代詩文中。這篇詩描寫了屈原被流放到荒涼的地方,他的心情萬分悲涼,因此用了"十二分野"來形容那個地方的荒蕪和孤寂。

《十二分野》的繁體

《十二分野》的繁體字為「十二分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十二分野」這個成語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十二分野》的例句

1. 我們走進那片草地,發現那裡真是一片十二分野,一片荒廢而寂寥的景象。

2. 這個廢棄的村莊已經變成了十二分野,生機全無。

《十二分野》的組詞

1.荒野

2.荒漠

3.廢墟

4.荒涼

5.荒蕪

《十二分野》的近義詞

1. 凄涼

2. 荒涼

3. 荒蕪

4. 寂寥

5. 荒廢

《十二分野》的反義詞

1. 繁華

2. 熱鬧

3. 繁忙

4. 興旺

5. 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