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悚愧的意思、悚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悚愧的解釋

惶恐慚愧。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錢子予》:“ 宰 等悚愧謝罪。” 清 顧炎武 《答汪苕文書》:“遠惠手書,奬挹過甚,殊增悚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悚愧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複合詞,由“悚”與“愧”兩個語素并列構成,其核心含義是因惶恐不安而感到慚愧,形容一種交織着驚慌、敬畏與自責的複雜心理狀态。

一、基礎釋義與構詞解析

  1. “悚”的含義:指恐懼、害怕,常帶有因敬畏或突發狀況而産生的驚惶感。如《說文解字》釋“悚”為“懼也”,《玉篇》注為“惶遽也”。
  2. “愧”的含義:指因過失或不足而産生的羞恥、内疚之情。《說文解字》釋“愧”為“慚也”。
  3. 複合詞義:二者結合後,“悚愧”強調在特定情境(如面對尊長、突遇變故或自省過失時)産生的既惶恐又羞愧的心理反應,程度較單一情緒更強烈。

二、語用特征與情感強度

三、經典文獻用例佐證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考城隍》中:“宋公悚愧,叩階下。”此句描繪主人公宋焘在神聖場合因敬畏而惶恐叩拜,生動體現“悚愧”中敬畏與自責交織的狀态(來源:《聊齋志異》卷首)。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7卷“悚”字條、第10卷“愧”字條。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悚愧”詞條。
  3.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悚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ǒng kuì,其含義為惶恐慚愧,常用于表達因過失或受到他人褒獎時内心的不安與羞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代文獻:

    • 明代葉盛《水東日記·錢子予》:“宰等悚愧謝罪。”
      (官員因失職惶恐認錯)
    • 清代顧炎武《答汪苕文書》:“遠惠手書,奬挹過甚,殊增悚愧。”
      (因對方過度贊譽而感到不安)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書面表達,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因過失、受之有愧等複雜心理狀态。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按臨骜蹇寶重材官錯疊膽娘鄧拓笃暗遁秦廣青貫繦顧三不顧四旱海號數鶴峙核準後舉華曆圜則虎超龍骧猢狲大王監印晶晶錦體計算科降枯龍涼冰冰烈名流程李下瓜田鹿死誰手面齒迷蝴蝶鬧酒牛心拐孤蟠桃飯撇漩拼法辟彊園破冢錢過北鬥﹐米爛陳倉騎驢覓驢秦冤寝寃求戰羣紀人民群衆睿性三心上不得蘆葦食菜侍宴水激則旱,矢激則遠水淩淩速銳談谑逃惡挑動文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