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靖節徵士的意思、靖節徵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靖節徵士的解釋

即 陶潛 。 東晉 大詩人。字 元亮 ,私谥 靖節徵士 。 南朝 宋 顔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詢諸友好,宜諡曰 靖節徵士 。”亦稱“ 靖節先生 ”。 唐 趙嘏 《贈桐鄉丞》詩:“若教 靖節先生 見,不肯更吟《歸去來》。”亦省作“ 靖節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獻首祭告》:“早知道禍機隱伏,誰羨着掛冠歸,便做了 子陵 、 靖節 也來追。” 明 無名氏 《傍妝台·歸隱》套曲:“功名未遂身先喪,總不如 靖節 歸來 五柳莊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靖節徵士”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私谥,主要用于表彰其人格與生平。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語構成與基本含義

2.曆史背景與出處

3.文化意義

4.常見誤解辨析

擴展閱讀:陶淵明的歸隱生活與詩歌創作(如《歸去來兮辭》《飲酒》系列)可結合其谥號内涵進一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靖節徵士》的意思

《靖節徵士》是一個成語,表示贊美、崇敬忠節之士。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靖節徵士》的部首拆分為革、目、士,共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靖節徵士》的來源不明,它在古代文獻中已經有所記載。在繁體字中,靖節徵士的部首為革、目、士,字形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靖節徵士的字形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例句

他是靖節徵士,為國家的利益毫不猶豫地犧牲了自己。

組詞

組詞:靖國、節制、徵稅、士兵。

近義詞

近義詞:忠勇無畏、奉國家為重、守節不移。

反義詞

反義詞:背叛國家、無節操、盲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