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字的意思、切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字的解釋

即反切。用兩個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讀音。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聲韻》:“ 周顒 好為體語,因此切字皆有紐,紐有平上去入之異。”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經籍藝文·切字》:“又曰切字本出於西域。 漢 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如‘不可’為‘叵’、‘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國二合音,蓋切字之原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封氏聞見録》曰切字始於 周顒 ……餘按: 漢 末 涿郡 高誘 解《淮南子》、《呂氏春秋》,有‘急氣、緩氣、閉口、籠口’之法。蓋反切之學,實始于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字的漢語釋義詳解

一、字源與基本義

“切”為形聲字,小篆字形從“刀”、“七”聲,本義指用刀分割物體。《說文解字》載:“切,刌也。從刀,七聲。” 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刀鋒接觸物體”,引申為貼近、迫切等抽象概念。

二、現代常用義項

  1. 動詞:分割

    • 本義:用刀将物體斷開。

      :《禮記·少儀》有“切蔥若薤”之句,指切割食材。

    • 引申:數學中指直線與曲線相交于一點,如“切線”。
  2. 動詞:貼近、符合

    • 強調緊密無間。

      :“切身利益”指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利益;“切題”指言論緊扣主題。

  3. 形容詞:急迫、強烈

    • 形容情感或需求急切。

      :《論語·子張》“切問而近思”,朱熹注“切”為“急迫”(《四書章句集注》)。

    • 現代用例:“迫切需求”“言辭懇切”。
  4. 副詞:務必、一定

    • 表強調或告誡。

      :“切忌”指必須避免,“切記”指務必牢記。

三、特殊讀音與用法

四、文化内涵

  1. 中醫學:“望聞問切”之“切”指按脈診病,體現身體接觸與感知(《黃帝内經·素問》)。
  2. 音韻學:“反切注音法”以二字拼讀,如“冬,都宗切”,為古代重要注音手段。

引用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切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讀音。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反切注音法
    “切字”最核心的含義是古代漢語的注音方法“反切”,即用兩個漢字的讀音拼合成另一個字的讀音。例如,用“德紅切”注音“東”字,取“德”的聲母和“紅”的韻母及聲調組合。

  2. 讀音與演變

    • 在反切中,“切”讀作qiè(四聲),與“切脈”的“切”同音。
    • 古字“七”原表切割義,後加“刀”旁分化出“切”,本義為用刀切斷(讀qiē),後引申出貼近、急迫等含義(讀qiè)。

二、應用場景

三、示例與延伸

四、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了解反切規則或具體字例,可參考《廣韻》《切韻》等傳統韻書,或查閱語言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求物白藏白辣辣包青天崩殂陛兵秉事薄利饬願出線權打關節帝履抵滞凍皴東圃楯鼻二公耳帽兒翻江倒海風光月霽風蒲佛手蕉複寫紙缟冠虼蚤漢地鎬宴橫織幻劫箭手僥榮潔朗可望不可及狂花枯萁老蜯老監騾馱碾壓逆計沁潤任脈戎衣三劉山茹沈竈産鼃視角隨牙太清宮迢遠荼錦豚脅拖發下宮遐暨鹹頀鮮淩淩憲墨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