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忍恥的意思、忍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忍恥的解釋

[endure humiliation] 忍受住恥辱

忍恥破敵陣

詳細解釋

忍受恥辱。《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以能忍恥,庶無害 趙 宗乎?” 唐 杜牧 《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忍恥"是漢語複合動詞,由"忍"與"恥"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的解釋,該詞本義指"忍受恥辱",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層面:

一、詞義溯源 "忍"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指"刀刃刺心而能承受",《說文解字》解為"能也"。當與"恥"組合成詞後,詞性轉為動詞,特指對羞辱性遭遇的承受。該用法可追溯至《史記·淮陰侯列傳》"忍恥匍匐"的記載,指韓信受胯下之辱時展現的隱忍态度。

二、語義層次

  1. 表層義:承受外界施加的羞辱,如《漢語大詞典》列舉的"忍辱含垢"用例(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2. 深層義:包含道德判斷的主動選擇,如《古代漢語詞典》強調的"為達目的暫時承受屈辱的智慧"(中華書局,2003年修訂版)

三、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當代語境中該詞發展出雙重語義色彩:既可用于褒義語境形容堅忍品格,也可在貶義語境指無原則的妥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這種語義分化在《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的語用分析中可見典型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忍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rěn chǐ”,其核心含義是忍受恥辱,強調在困境中保持尊嚴或為實現目标而隱忍。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經典用例

3.使用場景

4.近義與反義

5.文化内涵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或《漢語辭海》。

别人正在浏覽...

百媚千嬌蠶蛻叉杆暢發澄心堂雠貨船廠搭接片單率氮族稻秫殿邦颠簸不破琱璚佛眼釜鼓膏秣更年期綜合征更造貢藝孩虎豪王黃弟灰垢護書夾簡煉教迪鲛室經擔警犭九門揪心機織布劇語蠟滓賃約龍阮漫不經意毛闆凝盼蒨璨牽攣勤學好問容冶删掉身價百倍衰宗水飾水手號子順天應時私贓溯風亭壁頭錢團紅僞從無佗獻酬仙史曉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