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聽信。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洭水》:“古來相傳,有數女取螺于此,遇風雨晝晦,忽化為石。斯誠巨異,難以聞信。”
(2).聽到消息。 清 王韬 《淞濱瑣話·魏月波》:“幸女聞信,先期逸去。”
“聞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聽信
指對某種說法或信息表示接受或信任。例如《水經注》中提到的“難以聞信”,表示對離奇傳說的不輕信。
聽到消息
指得知某一信息或事件。如清代王韬《淞濱瑣話》中“幸女聞信,先期逸去”,描述人物聽到消息後采取行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水經注》《淞濱瑣話》等文獻原文。
《聞信》這個詞指的是收到消息、得知消息的意思。
《聞信》的部首是門(mén),筆畫數為11畫。
《聞信》源自于古代漢字,其中“聞”表示聽到、得知,“信”表示消息、信件。
《聞信》的繁體字為「聞信」。
《聞信》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時會加上古代的注音符號,如「閺信」。
1. 我剛剛收到了他的聞信,他說他即将回國。
2. 你有沒有聞信,他們什麼時候舉行婚禮?
1. 接聞:接收到消息。
2. 信函:指寫給他人的信件。
3. 信使:傳送信件的人。
1. 接到消息:與聞信的意思相同。
2. 得悉消息:也表示了解到一定的消息。
1. 不聞不問:表示對消息漠不關心。
2. 無信:指沒有消息,不通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