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教傳說中的仙藥。《穆天子傳》卷一“黃金之膏” 晉 郭璞 注:“金膏,亦猶玉膏,皆其精汋也。”《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微“養疾”>》:“水碧驗未黷,金膏靈詎緇。” 李周翰 注:“水碧,水玉也。與金膏并仙藥。” 唐 李德裕 《二芳叢賦》:“思欲揖金膏而駐魄,扳珠樹而輟餐。”
(2).喻出類拔萃的人物。 明 宋濂 《送方生還甯海》詩:“昔在詞垣時,英材常駿奔。水碧與金膏,價重駭見聞。” 王闿運 《餘世松诔》:“蓋水碧金膏,非幾席之玩;醴泉玉燭,無時日之期。”
(3).指磨鏡用膏。 唐 王度 《古鏡記》:“但以金膏塗之,珠粉拭之,舉以昭日,必影徹牆壁。” 唐 白居易 《百煉鏡》詩:“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金膏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蘊的詞彙,在古籍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道教煉丹術語 指代以黃金煉制的丹藥精華,《太清金液神丹經》載:"金膏者,取五金之精,合日月華露而成"(來源:道教典籍《雲笈七籤》)。葛洪《抱樸子》稱其為"服食之上品",象征長生不老的修煉追求。
二、文學意象表達
三、中醫藥材指稱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金膏乃金液之凝,可愈瘡毒",特指以黃金為原料炮制的膏狀藥物。現代研究發現,納米金制劑确有促進傷口愈合作用(來源: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大辭典》修訂版)。
“金膏”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古代文獻中記載的珍貴藥物,常與“玉膏”并稱,象征長生或靈性之物。例如:
用于形容才華卓越、非同尋常的人。例如:
指用于打磨銅鏡的金屬研磨材料,可使鏡面光亮。例如:
“金膏”本義強調“珍貴性”,既可指具體物品(如仙藥、鏡膏),也可抽象比喻人才或珍稀事物。不同語境需結合文獻具體分析。
百順百依抱認悲欣迸竄避害擯诏癡倒床單大辂動力發電廠法宮肺活量肥沃風師躬圭勾拽海拔黃牌禍隙精力近光鏡子擊托集義吉雲濬房居庸關考核曠費昆蹏來索禮器李膺仙濾砂麻股賣武猛勇杪曶篾篁麋鹿性密摺縻纼鳥吟飄泊無定璞石青虹秋後算帳勸耕山區莘莘水宮私負恬適鐵門限筆鹈翼痛哭流涕違扞文學史象笏系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