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集義的意思、集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集義的解釋

猶積善。謂行事合乎道義。《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朱熹 集注:“集義,猶言積善,蓋欲事事皆合於義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 澄 問:‘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隻是平日不能集義,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乎神明,何怕之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集義”是一個具有哲學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核心釋義
    本義指通過持續積累符合道義的行為。《孟子·公孫丑上》最早提出“集義所生者”概念,朱熹注釋為“積善”,即要求每件事都合乎道義标準。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中延伸為:若平日行事端正(集義),則無所畏懼。

  2. 哲學内涵
    包含兩個維度:

    • 行為層面:強調道德實踐的持續性,如“日日行善”的積累過程
    • 心性層面:通過義行培養浩然之氣,朱熹認為這是道德氣質的養成方式
  3. 現代延伸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集中衆人力量完成任務”,但這種釋義未見于傳統典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理解。

  4. 應用場景
    多用于儒家心性修養讨論,如:

    “若素行合乎神明,何怕之有”(王守仁論克服恐懼)

需注意:權威典籍均以“積善行道”為核心釋義,現代延伸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集義》的意思

《集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集合衆人的智慧和力量來達成某種目标或共同成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集義》的部首是“隹”,總筆畫數為8。

來源

《集義》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綠》中,用來形容大家集合在一起,共同做某件事情。 它的引申義是指衆人團結一緻,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标或成就。

繁體

《集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集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集義》的寫法為「集義」,一直沿用至今。

例句

1.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集義一心,共同解決問題。

2. 他們通過集義的努力,成功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3. 要想實現這個項目,就需要大家集義合作。

組詞

集中、義務、義務教育、義工、義賣、義勇、義氣、義務保險

近義詞

團結、合作、凝聚、共同

反義詞

分散、個人主義、獨立、孤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