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勸農。鼓勵農民努力耕作。《屍子》卷下:“ 有虞氏 身有南畝,妻有桑田, 神農 并耕而王,所以勸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詩:“陰色靜壠畝,勸耕自官曹。”
(2).努力耕種。《漢書·食貨志上》:“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勸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貴者也。”
“勸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鼓勵農民努力耕作
這是該詞的核心含義,由“勸”(勸告、勸導)和“耕”(耕種)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指政府或官員推行農業政策,勸導百姓重視農耕。例如:
自身努力耕種
在部分語境中,“勸耕”也指個人或群體主動勤勉務農。如《漢書·食貨志》提到“不勸耕之心”,即批評缺乏積極耕種的态度,側面印證了該詞的第二層含義。
使用場景:除了曆史文獻中的農業政策背景,現代也可用于比喻性表達,如教育或職場中勸導他人勤勉努力,或強調踏實耕耘的重要性。
意思:勸耕是指勸告人們要勤于耕種,使農業得到發展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勸 (人 + 力) 耕 (耒 + 米) 共10畫。
來源:《勸耕》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堯典》中。堯帝時,愍衰竭而用力人少,所以他命令他的官員們要勸勉百姓耕作。後來,這個詞逐漸成為宣揚農耕的訓詞。
繁體:勸耕
古時候漢字寫法:勸耕。
例句:鄉村幹部不僅要負責産業發展,還要勸耕,引導農民種植優質作物。
組詞: 勸告、勸導、勸說、耕作、耕種、耕田、勸農、勸勉。
近義詞: 勸種、勸農、助耕。
反義詞: 勸懶、勸退、鼓勵休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