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複令的意思、馬複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複令的解釋

關于因養馬而免去徭役、賦稅的政令。《漢書·西域傳下·渠犁》:“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 顔師古 注:“馬復,因養馬以免徭賦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未收錄“馬複令”一詞,但根據漢字訓诂學原則可作如下解析:

“馬複令”由三字構成:

  1. 馬:象形字,《說文解字》釋為“怒也,武也”,本義指代牲畜馬匹,後延伸為姓氏(如漢代司馬遷)、軍事符號(如“馬革裹屍”)等。
  2. 複:會意字,《爾雅》注“返也”,表恢複、重複之意,如《漢書·賈誼傳》載“複卒之法”指免除徭役的制度。
  3. 令:甲骨文象人跪聽命狀,《玉篇》解為“教也”,作名詞指法令(如“軍令”),作動詞表使令(如“令人振奮”)。

整體釋義推測:

“馬複令”可能是古代與馬政相關的律令術語,或指免除養馬戶賦役的法令。東漢時期曾推行“馬複令”鼓勵民間養馬以備戰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載“其令郡國有谷者,給稟……複馬口錢”。

權威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馬複令”是西漢時期的一項重要政令,其核心内容是通過免除徭役和賦稅來鼓勵民間養馬,以增強軍事力量。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馬複令是西漢文帝時期由禦史大夫晁錯提出的政策。字面含義為“因養馬而免除(復)賦稅的法令”,具體指百姓通過養馬可減免徭役和賦稅。

2.曆史背景

3.政策内容

4.文獻記載

《漢書·西域傳》提到漢宣帝時期曾“修馬復令以補缺”,顔師古注釋為“因養馬以免徭賦”,說明該政策在西漢長期沿用。

5.其他釋義注意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行動迅速高效”,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曆史依據,建議以原始政令含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政策細節或晁錯的其他改革,可查閱《漢書》或漢代經濟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衣拜佛敗将百家語白紙黑字辯贍颩抹陳慮單心發始憤疾富而不驕浮禮兒敷錫高屐高卧宮醪宮楊宮徵鬼薪害慌黑沉沉黑哨橫挑鼻子豎挑眼假僭交觞交施兢慙精純金溝決疑居鄰钜賢睽辭旅思彌時男婚女聘藕灰乾杯千金諾起腳輕塵栖弱草青蕃輕郵拳足賽祭煞不如沈整石汗姼姼四書五經素肌天堂啍啍碨礧五車書舞靴下來小巧遐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