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言二拍的意思、三言二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言二拍的解釋

五部短篇小說集的總稱。指 明 馮夢龍 纂輯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 明 淩濛初 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一篇:“三言二拍,印本今頗難觀,可借此窺其大略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言二拍”是明代五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的合稱,由“三言”和“二拍”組成,代表了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創作高峰。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構成

    • “三言”:包括馮夢龍編著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部40篇,共120篇。
    • “二拍”:包括淩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每部40篇,共80篇。
  2. 内容與主題

    • 作品以市井生活為背景,涵蓋愛情、公案、商賈、神怪等題材,語言生動,反映了晚明社會的世俗百态和市民價值觀。
    • “三言”多改編自宋元話本和民間故事,注重道德教化;“二拍”則以原創為主,更強調對財富、自由平等的追求,體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思想。
  3. 文學地位

    • 這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白話短篇小說總集,标志着白話小說從口頭藝術轉向文人創作,推動了短篇小說的繁榮。
    • 作品兼具藝術性與史料價值,為研究明代城市生活提供了鮮活素材。
  4. 作者與創作背景

    • 馮夢龍(1574-1646)通過整理改編舊作完成“三言”,注重文學教化功能;淩濛初(1580-1644)受其影響創作“二拍”,更貼近社會現實。
  5. 影響與評價

    •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及“三言二拍”的文獻價值。
    • 其故事結構、人物塑造對後世文學和戲曲影響深遠,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名篇廣為流傳。

如需完整作品列表或具體篇目分析,可參考相關文學史資料或權威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言二拍的含義

《三言二拍》是一個成語,意為說話或用詞簡潔明确,準确表達意思,不加廢話。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言二拍》的拆分部首為“言”和“手”,總共包含5個筆畫。

來源

《三言二拍》最早出自《漢書·楊震傳》:“言多拗口者謂之三言,拗口而寡言者謂之二拍。”意思是說說話啰嗦的人稱之為“三言”,說話簡練且緊湊的人稱之為“二拍”。

繁體

繁體字形為「三言二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三言二拍」的寫法并非完全一緻。例如,「拍」字的古代寫法為「撲丕」,但在現代已經不再常用。

例句

他說話一直很有條理,真是一位言簡意赅、三言二拍的演講者。

組詞

三言兩語、三言一笑、言簡意赅

近義詞

一言九鼎、一言千金、一語道破

反義詞

誇誇其談、啰裡八嗦、冗長廢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