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行鴨步的意思、鵝行鴨步的詳細解釋
鵝行鴨步的解釋
[walk look as if duck walk] 走路時象鵝和鴨子似的,形容行動遲緩
詳細解釋
形容步态遲緩而搖擺。 元 楊暹 《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将身探,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濫。”《水浒傳》第三二回:“衆人見轎夫走得快,便説道:‘你兩個閒常在鎮上擡轎時,隻是鵝行鴨步,如今卻怎地這等走的快?’”
詞語分解
- 鵝行的解釋 形容步态遲緩而斯文。 任光椿 《辛亥風雲錄》第十九章:“ 瑞澄 剛才已經吸了幾口鴉片煙,又喝了一碗清炖冰糖銀耳羹,精神亢奮,心緒甚好,在室内鵝行般地踱着方步。”參見“ 鵝步 ”。
- 鴨步的解釋 即鴨跖草。 宋 朱敦儒 《踏莎行·送子權赴藤》詞:“花漲藤江,草薰鴨步,錦帆蘭棹分春去。”參見“ 鴨跖草 ”。
網絡擴展解釋
“鵝行鴨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é xíng yā bù,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形容人走路時像鵝和鴨子一樣緩慢、搖晃,比喻行動遲緩或姿态不穩。部分資料提到,該詞也可指步伐不端正、缺乏平衡感。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元代楊暹的《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将身探,狼心狗行潛宗阚,鵝行鴨步懷愚濫。”。
- 明代《水浒傳》第三十二回也引用了此成語,如:“你兩個閑常在鎮裡擡轎時,隻是鵝行鴨步,如今卻怎地這等走得快?”。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緊縮式結構,可作賓語、定語或補語。
- 感情色彩:多為中性成語,但部分語境下含貶義,強調行動拖沓。
4.近義詞與變體
- 近義詞包括“鴨行鵝步”“鴨步鵝行”,均形容走路遲緩搖晃。
- 英文可譯為“walk look as if duck walk”。
5.例句參考
- “他受傷後鵝行鴨步,半天才走到門口。”
- 古籍例句見《水浒傳》第三十二回。
該成語通過動物行走特點的比喻,生動描繪了行動遲緩或姿态不穩的狀态,適用于文學描寫或日常口語。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典》《水浒傳》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鵝行鴨步》是一個中國成語,形容走路的樣子淩亂無序、步伐不穩。下面是對這個詞的一些詳細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鵝(部首:鳥,總筆畫:13)、行(部首:行,總筆畫:6)、鴨(部首:鳥,總筆畫:16)、步(部首:止,總筆畫:7)。
來源:
《鵝行鴨步》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民間故事和口頭傳說。故事中講述了一隻鵝和一隻鴨子走路在一起,由于它們的步伐不同,所以它們的行走非常淩亂和不規則。
繁體:
《鵝行鴨步》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這個成語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因時代而異,我們可以參考有關曆史文獻和古代文獻來了解更多。
例句:
他的走路姿勢像《鵝行鴨步》,看起來非常滑稽可笑。
組詞:
鵝步、行走、鴨子、步伐、鳥步等。
近義詞:
步态不穩、姿勢淩亂、徘徊踱步等。
反義詞:
步伐穩健、行走整齊、筆直行進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