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紀經的意思、紀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紀經的解釋

綱常。《文選·曹植<七啟>》:“今吾子棄道藝之華,遺仁義之英;耗精神乎虛廓,廢人事之紀經。” 劉良 注:“紀經,常理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紀經”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自古代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紀經指“綱常”,即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倫理道德準則,如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五常(仁、義、禮、智、信)等。劉良在《文選·曹植〈七啟〉》的注解中明确提到:“紀經,常理也”,進一步說明該詞與“常理”“規範”相關。


二、出處與語境

該詞最早見于曹植的《七啟》:“今吾子棄道藝之華,遺仁義之英;耗精神乎虛廓,廢人事之紀經。”。此處的“紀經”強調對社會倫理秩序的遵循,暗含對背離綱常行為的批判。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紀經”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在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中。其近義詞包括“綱常”“倫理”等,反義詞則與“悖逆”“無序”相關。


四、擴展說明

  1. 單字釋義

    • 紀:可指法度、紀律(如“軍紀”),或時間單位(如“世紀”);
    • 經:本義為織物的縱線,引申為法則、經典(如“四書五經”)。
      二者組合後,詞義偏向倫理規範,而非字面疊加。
  2. 應用示例
    古代文人常用“紀經”批判違背倫理的行為,如:“廢人事之紀經”指荒廢人倫常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綱常體系或相關文獻,可參考《禮記》《春秋》等經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紀經》這個詞的意思

《紀經》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其中,《紀》是指記錄、記載,一般用于記錄事件或事物的過程和經過。而《經》則指經書、經典,特指儒家經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經典著作。

《紀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紀經》中《紀》的部首是纟(纟是“纟”字的偏旁部首),筆畫為7畫;《經》的部首是糸(糸是“糸”字的偏旁部首),筆畫為40畫。

《紀經》的來源

《紀經》是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沒有具體的來源故事或典故。

《紀經》的繁體字

《紀經》的繁體字為《紀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雖然沒有具體的古代版本《紀經》,但按照古代漢字的寫法規則,可以推測《紀經》的寫法為紀經。

《紀經》的例句

1. 我正在撰寫一本《紀經》,記錄我們家族的曆史。

2. 他研究了許多《經》典,其中包括《紀經》。

組詞

1. 紀錄:指記錄、記載事物或事件的過程。

2. 經典:指具有重要地位的經典著作。

3. 紀事:指記錄曆史事件的文字材料。

4. 經書:指古代的經典著作。

近義詞

1. 記載:指記錄事物或事件的過程。

2. 紀要:指将複雜的事物或内容濃縮成簡要記錄。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紀經》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