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飨奠的意思、飨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飨奠的解釋

祭奠。設酒食以祭。饗,通“ 享 ”。《陳書·後主紀》:“蕙房桂棟,鹹使惟新,芳蘩潔潦,以時饗奠。” 唐 白居易 《祭弟文》:“朔望晨夕饗奠,復嘗來無?”一本作“嚮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飨奠(xiǎng diàn)是古代漢語中與祭祀禮儀相關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祭祀活動中供奉酒食的儀式環節。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飨”指以酒食供奉神靈或宴請賓客,“奠”則特指設祭品于神位前的行為。二者結合後,該詞常出現在描述宗廟祭祀、喪葬儀式的文獻中。

從構詞角度分析,“飨”字甲骨文象兩人相對而食,後引申為敬獻神靈的祭品,《說文解字》釋為“鄉人飲酒也”;“奠”字金文象酒樽置于基座之形,《禮記·檀弓》鄭玄注雲“奠,停馔也”,強調祭品的陳設過程。在《周禮·春官·司尊彜》中記載的“四時之祭祀,掌其飨奠之禮”,即指不同季節祭祀時供奉特定祭品的規範流程。

該詞在具體語境中存在雙重指向:

  1. 祭品供奉:如《儀禮·士虞禮》所述“飨奠于奧”,指在房屋西南角設祭品供奉祖先
  2. 禮儀程式:《大唐開元禮》中“飨奠之儀”特指祭祀過程中獻酒、陳設祭器的完整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飨奠”在現代漢語中已不作為常用詞彙,主要見于古籍文獻與禮制研究領域。其使用範疇嚴格限定于祭祀語境,與普通喪葬儀式中的“祭奠”存在儀式規格和用器物件的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

“飨奠”是古代漢語中表示祭奠的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詞語解釋

飨奠(xiǎng diàn)指設酒食祭祀亡靈或神靈的儀式,其中“飨”通“享”,意為供奉、享用祭品。核心含義是通過獻祭酒食表達對逝者或神明的敬意。

二、詞源與用法

  1. 通假字關系
    “飨”本義為宴請賓客,此處借作“享”,強調祭品被神靈或亡靈接受的過程。

  2. 文獻例證

    • 《陳書·後主紀》記載:“以時飨奠”,指按時進行祭祀。
    • 白居易《祭弟文》提到“朔望晨夕飨奠”,說明古代在特定時日(如初一、十五)舉行祭奠。

三、擴展說明

“飨”單獨使用時,也可泛指以酒食款待他人,如“飨客”“以飨讀者”(),但組合為“飨奠”時專指祭祀場景。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哀戀稗官白雲謡閉貨不會不見棺材不落淚不相中常道長江三角洲朝天一炷香春熙黨錮道道大眼賊電視會議度量翻摹鳳琶富家翁搞法觀觇關意海服畫虎不成反類狗花階柳市恢大揮弄虺蜓交仗家禽機械手快語勞資科羸困量體溫買馬招軍慢訑黏沫鵬海普進七拉八扯清禁鐘其應若響曲國戎馬倉皇睿智沙蟹審信手頸絲錐松殿夙根堂皇正大通敏猥鄙文章巨公汙上鄉思銜璅痟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