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汲古閣本的意思、汲古閣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汲古閣本的解釋

版本名。指 明 毛晉 汲古閣 的刻本。也稱 毛 本。參見“ 汲古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汲古閣本是中國古籍版本學中的重要概念,特指明末著名藏書家、刻書家毛晉(1599—1659)在其藏書樓“汲古閣”刊印或抄錄的古籍版本。毛晉以“汲古閣”為號,寓“汲古修绠”之意,緻力于搜集、校勘、刊刻珍稀古籍。其版本以精校精刻著稱,尤其以影摹宋版抄寫的“毛抄本”最為珍貴,在文獻保存與傳播史上影響深遠。

核心特點與價值:

  1. 精校精刻

    毛晉聘請學者周榮起等主持校勘,底本多選用宋元善本,刊刻嚴謹。如《十三經注疏》《十七史》等叢書校勘精細,被後世視為善本 。

  2. 影宋抄本(毛抄)

    汲古閣雇抄書工以影摹方式複刻宋版,筆迹工整,形神兼備,世稱“毛抄”。此類抄本如《說文解字》《唐人選唐詩》等,因宋版原書散佚而成為後世校勘依據 。

  3. 文獻保存貢獻

    毛晉刊刻《津逮秘書》叢書收錄宋元筆記逾百種,保存了大量瀕臨失傳的文獻。清代《四庫全書總目》評價其“刊刻之功,不可沒也” 。

  4. 版本辨識特征

    原版開本闊大,版心下方镌“汲古閣”或“綠君亭”(毛晉别號)字樣。部分初印本用明代開化紙,墨色瑩潤,後世翻刻本則多見字體僵化、版框縮小 。

學術評價:

清代藏書家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稱:“毛氏刻書風行天下,而汲古閣之名遂雄海内。”現代版本學家黃永年指出,毛抄本“下真迹一等”,在版本鍊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關鍵地位 。

主要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汲古閣本是明末常熟藏書家毛晉在其藏書樓"汲古閣"所刻印的書籍版本,也稱"毛本"。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毛晉通過汲古閣刻印的書籍。作為明末著名藏書家,毛晉将藏書與刻書結合,所刻書籍因校勘精良、版式考究而聞名,成為明代私家刻書的典範。

  2. 曆史背景
    毛晉(1599-1659)以重金收購古籍,其藏書樓"汲古閣"藏有八萬四千餘冊典籍,其中包含大量宋元善本。依托豐富藏書資源,他系統性地刻印經史子集各類典籍,形成獨特版本體系。

  3. 版本特點

    • 校勘嚴謹:延聘名士校訂文字,如《十三經注疏》等經典著作
    • 刻印精美:采用優質紙墨,版心多印有"汲古閣"标識
    • 類型多樣:涵蓋《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叢書及單行本
    • 文化價值:部分刻本成為後世傳世的唯一版本源流
  4. 曆史影響
    汲古閣本在清代被列為"四大刻本"之一,對古籍保存和傳播起到關鍵作用。其刻本現存約600種,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有原版,部分版本已影印出版供學術研究。

建議通過《汲古閣秘本書目》等專業文獻獲取更詳盡的版本目錄和考據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富尊榮奧林匹斯百折不移背囊參差不齊豺虎窟差以毫厘,謬以千裡程工陳讓蟲镌鼠齧傳闆出類春申澗從意大家族甸宇凋疏地圻鬥目鬥然蠹孽風奇狗碰頭冠簪還國漢口豪傑合算懽好簡旨錦裀九華舊儒己知卡奔塔利亞灣口歹款接庫帑老牌龍鵄龍修魯迅墓泥母牆腳竅訣洽通青羊壤土升第雙金書報費愬苦輸忠松花江孫悟空鎖闼窴窴鐵絲網嗚嗚聲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