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汲古阁本的意思、汲古阁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汲古阁本的解释

版本名。指 明 毛晋 汲古阁 的刻本。也称 毛 本。参见“ 汲古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汲古阁本是中国古籍版本学中的重要概念,特指明末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毛晋(1599—1659)在其藏书楼“汲古阁”刊印或抄录的古籍版本。毛晋以“汲古阁”为号,寓“汲古修绠”之意,致力于搜集、校勘、刊刻珍稀古籍。其版本以精校精刻著称,尤其以影摹宋版抄写的“毛抄本”最为珍贵,在文献保存与传播史上影响深远。

核心特点与价值:

  1. 精校精刻

    毛晋聘请学者周荣起等主持校勘,底本多选用宋元善本,刊刻严谨。如《十三经注疏》《十七史》等丛书校勘精细,被后世视为善本 。

  2. 影宋抄本(毛抄)

    汲古阁雇抄书工以影摹方式复刻宋版,笔迹工整,形神兼备,世称“毛抄”。此类抄本如《说文解字》《唐人选唐诗》等,因宋版原书散佚而成为后世校勘依据 。

  3. 文献保存贡献

    毛晋刊刻《津逮秘书》丛书收录宋元笔记逾百种,保存了大量濒临失传的文献。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刊刻之功,不可没也” 。

  4. 版本辨识特征

    原版开本阔大,版心下方镌“汲古阁”或“绿君亭”(毛晋别号)字样。部分初印本用明代开化纸,墨色莹润,后世翻刻本则多见字体僵化、版框缩小 。

学术评价:

清代藏书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称:“毛氏刻书风行天下,而汲古阁之名遂雄海内。”现代版本学家黄永年指出,毛抄本“下真迹一等”,在版本链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 。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汲古阁本是明末常熟藏书家毛晋在其藏书楼"汲古阁"所刻印的书籍版本,也称"毛本"。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毛晋通过汲古阁刻印的书籍。作为明末著名藏书家,毛晋将藏书与刻书结合,所刻书籍因校勘精良、版式考究而闻名,成为明代私家刻书的典范。

  2. 历史背景
    毛晋(1599-1659)以重金收购古籍,其藏书楼"汲古阁"藏有八万四千余册典籍,其中包含大量宋元善本。依托丰富藏书资源,他系统性地刻印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形成独特版本体系。

  3. 版本特点

    • 校勘严谨:延聘名士校订文字,如《十三经注疏》等经典著作
    • 刻印精美:采用优质纸墨,版心多印有"汲古阁"标识
    • 类型多样:涵盖《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丛书及单行本
    • 文化价值:部分刻本成为后世传世的唯一版本源流
  4. 历史影响
    汲古阁本在清代被列为"四大刻本"之一,对古籍保存和传播起到关键作用。其刻本现存约600种,国家图书馆等机构藏有原版,部分版本已影印出版供学术研究。

建议通过《汲古阁秘本书目》等专业文献获取更详尽的版本目录和考据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罢了巴马子弊蠹不屑毁誉重来郭伋纯种次印存守刀砧板端正月方寸地芳津藩臬服禫附件光出律归慕瞽叟和协黄虀讙趣混帐行子火笔画活喇喇剪荡狷浅遽迫恺歌刊镂看命立马追驹礼图皃言马佣蜜父墨册木耳枇沐千金剑屈节去日仁公辱汙撒和煞绳试兵释事诗燕瘦煤首尾相援霜虀趿拉龆年蜕演讬孤图轴卫畿瘒瘃五虚六耗綫断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