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稽固的意思、稽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稽固的解釋

亦作“ 稽故 ”。阻礙,留阻。《後漢書·段熲傳》:“ 涼州 刺史 郭閎 貪共其功,稽固 熲 軍,使不得進。” 李賢 注:“稽固,猶停留也。”《後漢書·鄧訓傳》:“ 訓 擁衛稽故,令不得戰。” 宋 蘇轍 《曆代論一·知罃趙武》:“三與 楚 遇,皆遷延稽故,不與之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稽固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包含"拖延"與"固阻"雙重内涵。從構詞法分析,"稽"本義指停留、延遲,《說文解字》釋為"留止也";"固"則含阻礙、堅持之意,《玉篇》解作"堅也"。二者結合構成偏義複詞,主要表"故意拖延以制造阻礙"的行為狀态。

在具體語境中,該詞常見于古代公文和司法文書。以《後漢書·窦武傳》"稽固诏命"為例,此處特指官員故意拖延皇帝诏令的執行,反映古代行政體系中的效率問題。明代《刑律·公式》"凡官司稽固文卷"條款,則明确将文書拖延行為納入法律規制範疇,印證該詞在古代行政管理中的特殊地位。

詞義演變方面,唐宋以前多用于具體事務的拖延,如《晉書·山濤傳》"稽固使命"指延誤外交事務;宋元後漸擴展至抽象領域,朱熹《答呂伯恭書》"學問稽固"即指學術進程受阻。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銳減,僅存于仿古文體或專業文獻。

權威辭書釋義可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故意拖延,固執阻礙"
  2. 《辭源》第三版:"拖延阻撓,遲滞不決"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版:"滞留阻礙,特指故意拖延政令"
  4. 《中國曆史大辭典》:"古代行政過失罪名之一"

近義詞彙體系包含"稽延""留滞""遷延"等,反義詞則有"暢達""速決""立斷"等。該詞的語義場映射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時中之道"的追求,既反對冒進亦警惕怠惰,在《周易》"時止則止,時行則行"的哲學框架下形成獨特語義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稽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jī gù
注音:ㄐㄧ ㄍㄨˋ
核心含義:阻礙、停留。


二、引證與用法

  1. 《後漢書·段熲傳》記載:“涼州刺史郭閎貪共其功,稽固熲軍,使不得進。”
    • 李賢注:“稽固,猶停留也。”
  2. 《後漢書·鄧訓傳》提到:“訓擁衛稽故,令不得戰。”
    • 此處“稽故”與“稽固”同義,指通過阻礙使對方無法交戰。
  3. 宋代蘇轍在《曆代論》中描述:“三與楚遇,皆遷延稽故,不與之戰。”
    • 進一步印證其“拖延戰術”的用法。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出“稽固”有“鞏固”之意,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釋或引申義。建議以“阻礙、停留”為通用釋義。


四、使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傍落閉閣自責碧鮮長郎逞博趁期促恰登登雕龍客嘀裡嘟噜湩乳罰神豐幹饒舌縫聯蜂迷蝶猜忿世嫉俗鵩舍鹳鹄鬼斧豪淘涸濁花不愣登潢井麾叱鹄企簡牒擊笞寄滅靜極思動驚悉就讓拘悶勘當流賈巃嵸論列是非拿究内查外調排天品評千水萬山清旭窮猿奔林凄爽杉贅審發拭除熟肚說媒紅搜奇抉怪蘇井探丁通咎穨鬟王鈇宛景矛晚末壝埒巍聳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