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稽固的意思、稽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稽固的解释

亦作“ 稽故 ”。阻碍,留阻。《后汉书·段熲传》:“ 凉州 刺史 郭閎 贪共其功,稽固 熲 军,使不得进。” 李贤 注:“稽固,犹停留也。”《后汉书·邓训传》:“ 训 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宋 苏辙 《历代论一·知罃赵武》:“三与 楚 遇,皆迁延稽故,不与之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稽固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复合动词,其核心语义包含"拖延"与"固阻"双重内涵。从构词法分析,"稽"本义指停留、延迟,《说文解字》释为"留止也";"固"则含阻碍、坚持之意,《玉篇》解作"坚也"。二者结合构成偏义复词,主要表"故意拖延以制造阻碍"的行为状态。

在具体语境中,该词常见于古代公文和司法文书。以《后汉书·窦武传》"稽固诏命"为例,此处特指官员故意拖延皇帝诏令的执行,反映古代行政体系中的效率问题。明代《刑律·公式》"凡官司稽固文卷"条款,则明确将文书拖延行为纳入法律规制范畴,印证该词在古代行政管理中的特殊地位。

词义演变方面,唐宋以前多用于具体事务的拖延,如《晋书·山涛传》"稽固使命"指延误外交事务;宋元后渐扩展至抽象领域,朱熹《答吕伯恭书》"学问稽固"即指学术进程受阻。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锐减,仅存于仿古文体或专业文献。

权威辞书释义可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故意拖延,固执阻碍"
  2. 《辞源》第三版:"拖延阻挠,迟滞不决"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滞留阻碍,特指故意拖延政令"
  4. 《中国历史大辞典》:"古代行政过失罪名之一"

近义词汇体系包含"稽延""留滞""迁延"等,反义词则有"畅达""速决""立断"等。该词的语义场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中之道"的追求,既反对冒进亦警惕怠惰,在《周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的哲学框架下形成独特语义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稽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jī gù
注音:ㄐㄧ ㄍㄨˋ
核心含义:阻碍、停留。


二、引证与用法

  1. 《后汉书·段熲传》记载:“凉州刺史郭閎贪共其功,稽固熲军,使不得进。”
    • 李贤注:“稽固,犹停留也。”
  2. 《后汉书·邓训传》提到:“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 此处“稽故”与“稽固”同义,指通过阻碍使对方无法交战。
  3. 宋代苏辙在《历代论》中描述:“三与楚遇,皆迁延稽故,不与之战。”
    • 进一步印证其“拖延战术”的用法。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出“稽固”有“巩固”之意,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释或引申义。建议以“阻碍、停留”为通用释义。


四、使用场景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木林白水泥百子池闭卷拨乱济时不好看才疏德薄插蜡烛掣缴驰响聪俊从卫打点代沟断雨残云独步当世防患未然丰侈趺跏副余棺郭汩都都故端古文涵闸黑白电视后齿胡毋建竪豜豵交年贾业揭瓴浄发酒杯藤机杼一家絶肠口兵夸士濛澒琵琶槽迫索暴骨铺平千头木奴丘墓赏罸分审沈滞势若脱兔倏地提振通官同归殊涂退价兔角望邻完强温文尔雅五月花号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