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牒的意思、簡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牒的解釋

(1).簡牍。《雲笈七籤》卷七:“ 蔡倫 始造紙,爾前唯書簡牒。”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七:“ 師古 曰,刀所以削書也,古用簡牒,皆以刀筆。”

(2).文書;公文。 唐 白居易 《唐贈尚書工部侍郎吳郡張公神道碑銘》序:“及除書簡牒到門,即公捐館舍之明日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牒(jiǎn di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複合詞,特指中國古代以竹、木為載體的書寫材料及其所記錄的文獻。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字形與本義

  1. “簡”:指加工成細長條狀的竹片,是書寫單行文字的基本單位。《說文解字》釋:“簡,牒也。”可見二者本義相通,均指狹長薄片狀的書寫載體 。
  2. “牒”:原指用于書寫的輕薄小木片。《論衡·量知》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說明牒可泛指竹、木制成的書寫材料 。
  3. 合義:“簡牒” 并稱,泛指竹簡與木牒構成的文書系統,是紙張普及前中國主要的文字記錄形式。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文書典籍的代稱

    簡牒作為知識載體,引申指文獻、檔案或典籍。如《漢書·藝文志》以“書契簡牒”概括先秦文獻 。

  2. 行政公文特指

    在官方語境中,“牒”特指上行或平行的公文文書。唐代《唐六典》規定:“下之達上曰牒”,可見其行政職能 。

  3. 曆史記憶的象征

    因簡牒需編連成冊(“冊”字即象形編簡),故“簡牒”亦隱喻曆史的連續性。如《文心雕龍》以“歲曆綿暧,簡牒散落”感慨文獻散佚 。


三、考古實證與學術價值

現代考古發現(如睡虎地秦簡、居延漢簡)證實: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充《論衡·量知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3. 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華書局)
  4. 李林甫《唐六典·尚書都省》(中華書局箋注本)
  5. 劉勰《文心雕龍·史傳》(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6. 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上海書店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簡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簡牍
    指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在蔡倫造紙術普及前,簡牒是主要的書寫載體。例如《雲笈七籤》提到:“蔡倫始造紙,爾前唯書簡牒”,說明造紙術發明前簡牒的普遍性。此外,宋代張世南《遊宦紀聞》也記載:“古用簡牒,皆以刀筆”,表明刀用于修改簡牒上的文字。

  2. 文書或公文
    唐代白居易在《唐贈尚書工部侍郎吳郡張公神道碑銘》序中寫道:“除書簡牒到門”,此處“簡牒”即指官方公文,可見其作為行政文書的用途。

二、曆史背景補充

其他網頁(如-5)雖重複了類似定義,但未提供更多細節,建議參考權威來源(如)獲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的戲劇半籌莫展兵器賓主不動尊澄襟刺目蹙國大隊丹憤逗哈哈對床夜語多壽獨智廢格摓策俸料鳳鞋蜂擁蟻聚隔牆貫割詭特顧券寒氣刺骨猴年花樣翻新火上弄冰獎章寄愁棘刺精細拘劫揩磨曠邈愣沉蓮華世界靈極郦元經破觚斲雕凄炯七絃驅掃饒假人治茹恨入境問俗三桠示短石鐘乳庶老松淚态度銅汁土彊剜補文江霞編下不為例霞連相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