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誡約的意思、誡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誡約的解釋

告誡約束。《舊唐書·岑文本傳》:“唯召見 文昭 ,嚴加誡約,亦卒無愆過。”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憫其愚昧,為説權教,隨機誡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誡約”是由“誡”與“約”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告誡、規勸的方式達成約束性協議或條文。從漢語構詞法分析,“誡”字本義指勸告、警告,如《說文解字》釋為“敕也”,具有道德規訓的色彩;而“約”字在《爾雅》中解作“束也”,表示用語言或條文進行限制。二者結合後,形成一種兼具警示性與契約性的特殊表達。

在權威辭書釋義中,《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誡約”定義為“告誡約束”,強調其雙重功能:既通過言語提醒防止過失,又以條文形式确立行為邊界。例如古代宗族法規中常以“誡約”形式規定成員義務,如《顔氏家訓》中的治家條例。這一詞彙在宗教典籍中亦頻繁出現,如佛教《百丈清規》以“誡約”規範僧侶日常修行。

從語用學角度觀察,“誡約”多用于正式文書或道德訓誡場景,如《宋史·職官志》記載地方官員需“頒誡約于民”,體現其社會治理功能。現代漢語中,該詞雖使用頻率降低,但仍保留在特定語境中,例如某些學術機構制定的科研倫理守則,或傳統文化研究中對曆史規訓文獻的指稱。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官方釋義庫
  2. 北京大學《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誡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è yuē,其核心含義是告誡約束,指通過警告、勸誡的方式使他人遵守規範或約定。

具體解析:

  1. 詞義構成

    • “誡”:表示警告、勸誡,如“告誡”“誡勉”;
    • “約”:指約束、規範,如“約定”“條約”。
      二者組合強調通過勸誡實現約束的目的。
  2. 出處與例句

    • 出自《舊唐書·岑文本傳》:“唯召見文昭,嚴加誡約,亦卒無愆過。” 意指通過告誡約束使人避免過失。
    • 清代俞正燮《癸巳類稿》中也有用例:“老子大悲,憫其愚昧,為說權教,隨機誡約。” 這裡指根據情況靈活勸誡。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告誡、規勸、約束、警示;
    • 反義詞:放縱、放任、慫恿。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如教育、管理等領域,強調通過語言警示來規範行為,例如:“領導對下屬誡約,要求遵守職業道德。”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體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獻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相守闆藍根邊甿逼掯拂士筆錔博魚彩女慘虐超群轶類逞術赤雀銜書觸目儆心從流忘反蔥青呆老漢颠毛種種奮身不顧浮汩趕羅共命鈎距官封國勳核磁共振浤浤紅運畫肆花絮魂消魄喪極哀檢脩狡性靜拱津貼費謹裕克賊狂蔓曆練老成靈禽六紀馬溜盤銘品驗秋潦秋遊榮滋四衆鐵镖徒擁虛名頑傲文子同升五行并下五幸夏鼎象劍先花後果銷蝕諧妙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