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诫约的意思、诫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诫约的解释

告诫约束。《旧唐书·岑文本传》:“唯召见 文昭 ,严加诫约,亦卒无愆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悯其愚昧,为説权教,随机诫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诫约”是由“诫”与“约”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通过告诫、规劝的方式达成约束性协议或条文。从汉语构词法分析,“诫”字本义指劝告、警告,如《说文解字》释为“敕也”,具有道德规训的色彩;而“约”字在《尔雅》中解作“束也”,表示用语言或条文进行限制。二者结合后,形成一种兼具警示性与契约性的特殊表达。

在权威辞书释义中,《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诫约”定义为“告诫约束”,强调其双重功能:既通过言语提醒防止过失,又以条文形式确立行为边界。例如古代宗族法规中常以“诫约”形式规定成员义务,如《颜氏家训》中的治家条例。这一词汇在宗教典籍中亦频繁出现,如佛教《百丈清规》以“诫约”规范僧侣日常修行。

从语用学角度观察,“诫约”多用于正式文书或道德训诫场景,如《宋史·职官志》记载地方官员需“颁诫约于民”,体现其社会治理功能。现代汉语中,该词虽使用频率降低,但仍保留在特定语境中,例如某些学术机构制定的科研伦理守则,或传统文化研究中对历史规训文献的指称。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官方释义库
  2.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诫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è yuē,其核心含义是告诫约束,指通过警告、劝诫的方式使他人遵守规范或约定。

具体解析:

  1. 词义构成

    • “诫”:表示警告、劝诫,如“告诫”“诫勉”;
    • “约”:指约束、规范,如“约定”“条约”。
      二者组合强调通过劝诫实现约束的目的。
  2. 出处与例句

    • 出自《旧唐书·岑文本传》:“唯召见文昭,严加诫约,亦卒无愆过。” 意指通过告诫约束使人避免过失。
    • 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中也有用例:“老子大悲,悯其愚昧,为说权教,随机诫约。” 这里指根据情况灵活劝诫。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告诫、规劝、约束、警示;
    • 反义词:放纵、放任、怂恿。
  4.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如教育、管理等领域,强调通过语言警示来规范行为,例如:“领导对下属诫约,要求遵守职业道德。”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体中。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文献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奥德修纪豹尾旛冰碧冰镩必诺擦背涔滴差距鬯然绸沓簇崭新登录鼎姓弟徒断猿恶果梵字贡输乖违灌流祻水海贝恒时鸿庆惠义胡弄霍曶极能惊烽金粟尺金题狙猾枯毁联蹁临厕零零散散洛汭马虎莫然黏液性水肿蓬阁撇然痞疾蒲柳之姿碛磈攘鸡人行横道软乎瑞应泉散匪声势汹汹私事官雠探丸田青通贼危房黠傲小舱笑青吟翠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