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頒朔的意思、頒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頒朔的解釋

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來年的曆日布告天下諸侯,謂之“頒朔”。語本《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 鄭玄 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宋 曾鞏 《謝熙甯十年曆日表》:“故頒朔之舊章,為守邦之先務。”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詩》之二:“顒觀頒朔施仁政,竚待更元布德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頒朔”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制度,指帝王向諸侯頒布次年曆法的儀式,具有政治和文化雙重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頒朔”源于周代禮制,指天子在每年季冬(農曆十二月)将新年曆書頒發給各地諸侯。該詞由“頒布”和“朔日”(每月初一)組成,象征通過曆法統一時間秩序。

二、曆史背景

  1. 周代起源
    根據《周禮·春官·大史》記載,周天子通過頒布曆書強化中央權威,諸侯需将曆書供奉于祖廟,并在每月朔日舉行“告朔”祭禮。

  2. 清代演變
    清代原稱“頒曆”,後因避乾隆帝名諱(弘曆)改稱“頒朔”。北京觀象台每年十月初一舉行頒朔大典,曆書内容涵蓋節氣、農事指導等。

三、文化意義

四、相關延伸

提示:如需具體典籍原文或清代頒朔儀式細節,可查閱《周禮注疏》或《清會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頒朔(bān shuò)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和十個筆畫。頒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頒朔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頒朔仍然被視為重要的詞彙之一。這個詞可以通過一些例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外,還可以通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來擴展詞彙的應用範圍。 下面是頒朔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頒(bān)- 冏(jiǒng) 頒的筆畫:十 冏的筆畫:五 來源:頒朔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它由“頒”和“朔”兩個字組成。頒的意思是“公開宣布或頒發”,朔的意思是“初一”或“月初”。所以頒朔可以表示公告或通告的發表日期是某個月份的初一。 繁體:頒朔的繁體字和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頒朔的寫法有所不同。然而,它仍然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詞彙,并在書法和文化傳統中得到廣泛使用。 例句:1. 政府正在準備頒朔一份新的法令。 2. 今天是頒朔,讓我們向員工宣布重大消息。 組詞:頒布、祝賀、朝朔、首領 近義詞:宣布、公告、公布 反義詞:取消、撤銷、廢除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需其他問題或進一步了解,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