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核反應堆的意思、核反應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核反應堆的解釋

[nuclear reactor] 在其中引發并控制裂變材料的鍊式反應的裝置(如為了産生動力用熱或從鈾生産钚)

詳細解釋

即原子反應堆。使鈾、钚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裂變以取得原子能的裝置。原理是用中子擊破鈾、钚等元素的原子核,發生鍊式反應而釋放出大量的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核反應堆,又稱原子能反應堆,是一種通過可控鍊式核裂變反應實現核能利用的裝置。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基本定義與原理

核反應堆的核心功能是維持并控制自持鍊式核裂變反應。其原理是通過中子轟擊鈾-235等易裂變材料的原子核,觸發裂變并釋放能量,同時産生新的中子繼續引發後續反應。這一過程需通過控制棒等裝置調節反應速率,确保安全可控。

二、主要結構組成

  1. 堆芯:核心區域,包含核燃料組件(如鈾棒)和控制棒組件,燃料中鈾-235含量通常為3%-5%。
  2. 壓力容器:厚壁鋼質密閉結構,可承受高溫高壓,如90萬千瓦壓水堆的容器直徑達3.9米,壁厚0.2米。
  3. 輔助系統:包括冷卻劑(水或液态金屬)、慢化劑(石墨/重水)、輻射屏蔽層等。

三、分類方式

按技術特性可分為:

四、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核電站發電,占全球電力約10%。相較于火電廠,其熱效率更高,但需複雜的安全控制系統。此外也用于醫療同位素生産、船舶動力等領域。


注:如需完整技術參數或曆史發展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中國核電科普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是指能夠産生和控制核反應的裝置。它通常由核燃料、反應堆壓力容器、冷卻劑和調控裝置等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核(火) 反(半) 應(廣) 堆(土)

核:火部,劃5畫 反:半部,劃4畫 應:廣部,劃4畫 堆:土部,劃10畫

來源

核反應堆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是由英文“nuclear reactor”翻譯而來。

繁體

核反應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核反應堆。

例句

1. 這座核反應堆的設計具有高效能和安全性。

2. 他們成功地停止了核反應堆的運行。

組詞

核能、核輻射、反應堆壓力容器、堆芯、堆用燃料、控制棒

近義詞

原子能發電站

反義詞

核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