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截髮留賓 ”。
“截發锉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剪下頭發賣錢招待客人,并锉碎褥草喂馬,形容誠摯待客的行為。該成語源自陶侃之母的故事,體現古人待客的真誠與無私。
出自明代徐渭《壽史母序》:“陶侃之母貧約無他營也,截發锉藳,以易其供,以給其秣。”
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才能出衆”,實為混淆其他成語,需以權威出處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壽史母序》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截發锉藳》(jié fà cuò xiǎn)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修剪、整理頭發的工具。在古代,人們使用這種工具來修剪和切割長發。
《截發锉藳》可以拆分為四部分:戈(gē)、卩(jié)、冫(bīng)、艹(cǎo)。筆畫總共有16畫。
《截發锉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那個時期,人們通常會将長發盤起或挽成發髻,而使用截發锉藳來修剪頭發是非常常見的。
《截發锉藳》的繁體字為「截髮銼薤」。在繁體字中,銼(cuò)和薤(xiǎn)分别代表锉和藳。
在古代,「截發锉藳」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的字義和發音是相似的。古時候的漢字有時候會以更加繁複的形式書寫,而現代簡化字的形式則是為了方便書寫和閱讀。
1. 他用截發锉藳整理頭發,讓發型看起來更加整齊。
2. 據說截發锉藳曾是古代婦女的常見寶貝。
組詞:截發、截锉、藳髮(xiǎn fà)。
近義詞:截髮銼薤、剪發修髮(jiǎn fà xiū fà)。
反義詞:生發霖礮(lín pào)。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