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截髮留宾 ”。
“截发锉藳”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剪下头发卖钱招待客人,并锉碎褥草喂马,形容诚挚待客的行为。该成语源自陶侃之母的故事,体现古人待客的真诚与无私。
出自明代徐渭《寿史母序》:“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发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才能出众”,实为混淆其他成语,需以权威出处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寿史母序》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截发锉藳》(jié fà cuò xiǎn)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修剪、整理头发的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这种工具来修剪和切割长发。
《截发锉藳》可以拆分为四部分:戈(gē)、卩(jié)、冫(bīng)、艹(cǎo)。笔画总共有16画。
《截发锉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那个时期,人们通常会将长发盘起或挽成发髻,而使用截发锉藳来修剪头发是非常常见的。
《截发锉藳》的繁体字为「截髮銼薤」。在繁体字中,銼(cuò)和薤(xiǎn)分别代表锉和藳。
在古代,「截发锉藳」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的字义和发音是相似的。古时候的汉字有时候会以更加繁复的形式书写,而现代简化字的形式则是为了方便书写和阅读。
1. 他用截发锉藳整理头发,让发型看起来更加整齐。
2. 据说截发锉藳曾是古代妇女的常见宝贝。
组词:截发、截锉、藳髮(xiǎn fà)。
近义词:截髮銼薤、剪发修髮(jiǎn fà xiū fà)。
反义词:生发霖礮(lín pào)。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