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蔔克内西的意思、李蔔克内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蔔克内西的解釋

[liebknecht, Wilhelm] (1826—1900) 即威廉·李蔔克内西。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創立者和領袖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戰友

專業解析

李蔔克内西(Liebknecht)是德語姓氏的音譯,在漢語語境中特指兩位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産生重大影響的德國政治人物:威廉·李蔔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及其子卡爾·李蔔克内西(Karl Liebknecht)。該詞條在漢語詞典中通常作為曆史人物專有名詞收錄,釋義如下:


一、威廉·李蔔克内西(1826–1900)

德國工人運動領袖、社會民主黨創始人之一。早年參與1848年革命,後流亡英國期間受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影響。1869年與奧古斯特·倍倍爾共同創立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主張通過議會鬥争實現社會主義,推動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其政治活動為德國社會主義運動奠定理論基礎和組織框架。


二、卡爾·李蔔克内西(1871–1919)

威廉之子,德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國際反戰運動标志性人物。主要貢獻包括:

  1. 反戰立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是德國國會唯一投票反對戰争撥款的議員,揭露帝國主義戰争本質。
  2. 革命領導:1918年領導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君主制;1919年與羅莎·盧森堡共同創立德國共産黨(KPD),主張建立蘇維埃政權。
  3. 犧牲精神:1919年因組織斯巴達克同盟起義遭右翼勢力殺害,成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象征人物。

三、詞義延伸與象征意義

在漢語使用中,“李蔔克内西”一詞常特指卡爾·李蔔克内西,象征反戰勇氣與革命犧牲精神。其名字多見于國際共運史文獻,如列甯著作中稱其為“世界無産階級的旗幟”(《列甯全集》第35卷)。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曆史卷》(第三版網絡版),"李蔔克内西"詞條
  2.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際共産主義運動曆史文獻》第24卷,中央編譯出版社
  3. 德國聯邦檔案館(Bundesarchiv)曆史人物檔案庫

網絡擴展解釋

李蔔克内西(Liebknecht)是德國社會主義運動中的重要姓氏,主要指以下兩位曆史人物:

一、威廉·李蔔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 1826-1900)

二、卡爾·李蔔克内西(Karl Liebknecht, 1871-1919)

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如)誤将“李蔔克内西”與美國小說《李伯大夢》(Rip Van Winkle)混淆,實際二者無關聯。該詞在中文語境中特指上述兩位德國社會主義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著作或曆史事件,可參考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及德國工人運動史相關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晻翳苞篚八一三事變瀌瀌标押博聞博物君子不問皂白策目馳角爨人邨煙釣師丁零當啷胴體鬥色敷具個人傷害冠蓋如雲官廨龜焦環天回檔洄洄戶邑畿丞抉搜坤馬良正龍輴論士悗奪納聘内訟輾翻拟定奴隸社會女媄噴池骈肩疊迹狓猖聘請遷藏牽蘿補屋清神勤伫三折筆上清童子少數民族繩木身家性命神縣石箭石獸説念碳弧燈穨然五榮鄉郵員孝男